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中国画的“道”,博大精深,内涵与内容都极其丰富,但是尽管如此,我认为,中国画的“道”,它的最本质的内核就一句话:中国画,必须是中国精神的大写意。今天我在这里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命题,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中国画的“道”。 今天,我准备围绕这个命题谈谈六个内容。 “中国画,必须是中国精神的大写意”,这个命题的提出是在社么样的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呢? 首先谈谈目前当代画坛的现状。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而越是现代化、全球化的语境,“文化同质”的现象和情形越普遍越严重,人类与生俱来的诗情画意,随着铺天盖地的“机械化”“电子化”而越来越消解,对于当代美术创作的影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从当代美术创作的现状来看,是画家如云,风格多种多样,一派繁荣。但是对于这种景象从我个人来讲非常担忧,当代的美术创作基本上是拿来主义,因为从近几年大型的一些美术展览可以看到,许多作品书法思想上缺少创作,很多画家在审美的趋向、绘画的语言、技术手段等等方面都是雷同的。获奖者基本上是以超大幅的创作为主,有的就是将拍照来代替写生,通过笔墨和宣纸这些中国化的材质,将照片放大,把图象转化为绘画,说工笔而不懂笔,说写意而不懂写。这些所谓的“中国画”过于图像化,而意向性、表象性远远不够。细细地品位起来,除了中国画的材料以外,无论是创作观念,艺术表现的语言,还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其内在都严重缺少中国画的民族性,面对这样的美术创作现状,我想做为一个中国画的画家都非常地担忧和担心。 当代画坛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我归纳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新水墨新国画的大行其道。从上个世纪的1978年开始,恢复高考。到现在,60后70后80后一直到90后,考入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们,接受的是学院里已经“西化”之后的中国画课程,就如同大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一样,大家不论个性如何,都必须要学习素描画实景写生,学同样的课,画同样的画,结果学了四年,大家画出来的东西,美其名曰就是新水墨新国画,实际上呢,已经偏离了中国画的本质核心,似中似西,非中非西。而这其中的60后或是70后,有许多人早已经出人头地,他们的思想观念与绘画在社会上也影响了很多人。 (2)西方强势的经济带来了强势的文化,许多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少了自信,对中国画的未来没有信心。 (3)是画家自身笔墨本位的问题,笔墨功力太差,通俗地讲就是毛笔应用的缺失,驾驭毛笔在中国绘画中的基本特质的应用的能力太差。为了掩盖这个一时半会难以弥补的缺陷,只好求救与一些“怪招”,所以就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洋为中用,中西合壁”,在视觉上诡异的东西,就不难理解了。 (4)由于美术界现行体制的原因和资本元素的引导,好多画家们都忙于画主题画、命题参展画、市场画,唯独没有时间或者不想画真正的自己的画。 所以,我提出:“中国画,必须是中国精神的大写意”,下面我们探讨六个问题。 一、中国画与西画的区别。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所谓的当代水墨虽然打着“中国画”的旗号,但实际上已经偏离了中国画的正轨,早已经丧失了中国画的灵魂,不过就是拿着传统的笔墨工具在中国的宣纸上画水彩画油画而已,说到底,与中国画是没有本质上的关系的。 中国画,有着自己的明显特征。中国画的特殊性,也就是中国画的民族性,它充分地体现在中国画的笔墨之中。黄宾虹先生在他的画学思想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有力,非常响亮,非常地旗帜鲜明,他说,“国画民族性,非笔墨之中无所见”。 怎么理解黄宾虹先生的这句话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画和西洋绘画的造型观念与方法截然不同,西洋绘画把造型观念作为它最为核心的观念,它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表现的手段讲究的是色彩、明暗和透视。而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则是把笔墨情趣和意境的传达视为绘画的精髓,它注重的是画家主观的意象表达,它写心,写意,写神,写韵,写趣,它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表现的手段必须要在笔墨的表现过程中获得心灵表达的自由。而这一切,与西画的色彩、明暗、透视无关; 二、中国画“席卷全球”的艺术魅力与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 作为中国文化“大观园”中的最为灿烂绚丽的一朵鲜花,中国画的艺术魅力,是极其独特的,这种艺术的美不仅征服了与我们一衣带水的紧邻国家,同样也征服了欧美大陆的大艺术家。(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