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艺术评论
宾虹之“黑”与新安之“辣” ——黄宾虹之艺术渊源初探(十八)
时间:2018-08-31 20:58 来源:号外艺术 作者:admin 点击:
黄宾虹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一道先生带您认识真正的黄宾虹
公元1653年,时年44岁的渐江创作出《黄山图》六十幅,将黄山六十处(一说五十处)实景逐一画出,笔精墨妙,一时引得当时画坛许多耆宿俊彦纷纷题跋。其一,年长渐江14岁的萧云从题云:“山水之游,似有前缘,余尝东登泰岱,南渡钱塘,而邻界南海,遂未得一到。今老惫矣,扶筇难陡,惟喜听人说新奇耳。渐公每为我言其概,余恒谓天下至奇之山,须以至灵之笔写之。乃师归故里,结莲花峰下,烟云变幻,寝食于兹,胸怀浩乐。因取山中诸名胜,制为小册,层峦怪石,老树虬松,流水澄潭,丹岩巨壑,靡一不备。天都异境,不必身临其间,已宛然在目矣,诚画中三昧哉!余老画师也,绘事不让前哲,乃睹斯图,令我敛手”。与渐江同为“海阳四家”的査士标,在其《黄山图》题云:“渐公画入武夷而一变,归黄山益奇。昔人以天地万物为师,况山水能移情于绘事有神合哉。尝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足称画师,今观渐公黄山诸作,岂不洵然”。另一位与渐江同时的饶景玉跋云:“今观所画《黄山册》,幅幅雄奇,此山真面目都被渐师和盘托出,致令山灵不能隐秘”。此三家题跋,都点明了渐江山水绘画创作重在“以艺求道,画重内美”的精神旨趣。“山水以形媚道”——是体道,而画家则是以笔墨参道、悟道、证道,即萧氏所云“以至灵之笔”写“天下至奇之山”,即査氏所言“山水能移情于绘事有神合哉”,即饶氏所语“致山灵不能隐秘”。《黄山图》六十幅,幅幅皆是取自真景的写生之作,然而对于渐江来讲,《黄山图》绝非只是以传移模写用来描绘黄山之自然风貌,而是以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的人生情怀与玄思哲理,透过禅学的过滤镜,于禅学的“无念为宗,无住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无所得而随意自在”之清净智慧与明心见性的思维之中,以一个画家敏锐之感性触觉,通过自家独具个性之笔墨语言来探索宇宙大道和造化之奥,从而开拓一个全新之艺术境界,展示天地永恒大美。因此,渐江笔下的《黄山图》,虽然自称写生之作,其实更是写意之作、传神之作。
渐江一生自称“学人”,其“学人画”筑基笔墨,法度森严,讲究画理,追求画学正轨,笔墨沉着,书味盎然,风骨泠然,内美充盈,与所谓“文人画”之游戏笔墨、院体画和市井画之色相纷披专娱耳目,可谓是大相径庭。民国时期有着“京城读书第一人”之称的徽州籍汪世清先生,承继黄宾虹汪采白等乡先贤之志,潜心于明清画史以及新安画派之研究,盛言渐江其画为“以笔墨而论,运墨虽清简淡远而运笔则伟峻沉厚”,确实是一语鹄的,大中肯綮。渐江山水之笔墨,凸显着画家自身极其富于个性的艺术审美取向,渴笔淡墨,用笔古厚而苍辣,墨色清淡而充盈,于高迈谨严、淡定宁静的笔墨形态之中弥漫着“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雅正气息。即以《黄山图册》为例,渐江之个性化笔墨不仅与黄山极为特殊的地理构造所展示的岩石质感非常协调,而且其笔墨早已超越了“笔墨技术性层面”之外化表现,而是逍遥于一种“行而上”的“精神性层面”的外在表达,以笔墨体现黄山内在的“精、气、神”与山水绘画的“味外之味”“象外之意”。画面中,其写黄山之参天绝壁万仞孤峰与悬崖之上或虬曲或挺拔或凌云或倒挂之千年古松,多用几何型线条来表现,用笔简约而刚劲,沉着而老辣,书法笔意落落可见,风骨清峻而高古;其用墨则淡染轻敷,清简悠远,气韵含蓄而明润。此一番于“瘦削处见腴润,细弱处见苍劲”的外柔而内刚之艺术风格,茹涵了渐江其深厚的人文背景与创作心态,体现了其充满个性的艺术思想与绘画理念,形成了“敢以天地为吾师”张扬自我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许楚,渐江之好友,当时亦擅盛名的书画家,其云“观渐公画如读唐人薛业、孙狄诗,须识其体气高邃,遥集古人;至仍以诗流结习求之,则终属门外汉”,真乃知音之言。同理,“新安四家”之其它三家,孙逸、汪之瑞、査士标以及新安画派另一位重量级的人物——程邃,均喜用渴笔或焦墨或淡墨,用笔多线条而少皴擦,沉着勃郁,力挽千钧,有一股纯乎金石之气扑人眉宇,笔墨精神,纯全内美,共同体现着新安画风。(完)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