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展览时间: 2017年05月13日—2017年06月09日
开展时间: 2017年05月13日 展览地点:復言社 开馆时间:A.M 10:00 — P.M 22:00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辛店路1号清花园18-8 电 话:010-51738798 前 言 于艾君: 熟悉于艾君的人也不会对以下几个概念感到陌生:“黑画”、“素描式绘画”、“绘画装置”、“个人文体”、“第三绘画”、“绘画文体”。关于绘画理论的描述,于艾君有着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并非是被广泛认可的,却是其始终坚守的。 未知效果是于艾君在绘画行为中所想努力追求的。在创作中,艺术家着迷于一种关于绘画习惯的可控与借助机械所形成的冒险之间的临界状态,通过借助拓印和转写成为艺术家的期待,正如其所阐释的:“我不拒绝技术对作品的语言助力,我努力使它具有个人意义。但我所说的技术意指技术的意外。”于艾君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当然这里的规则是指定给自己的,同时也是一个规矩的遵守者,这是一种近似于自我命题式的未知创作。 ——蓝庆伟 许力炜: 许力炜的身体里大概一直郁结着一位士大夫的形象,有时那个形象是文征明式的,这个形象指导着他进行“渐进的、温和的,同时也有些狭小”的个人实践;有时这形象又化为南明式的、萎靡不振的文痞,又像是魏晋式的沉迷于金石之术的神棍,甚或还带一些匪气。这些形象忽隐忽现,让他在面对画面的时刻犹豫不决:他蘸上厚实的颜料,掀动起之前的基底,在泥里翻耕、琢磨,又把它们揉合在一起,绘画对象的轮廓逐渐变得不甚明确,甚至有些浑沌,但那日复一日切割打磨的过程却在这犹疑中被显现了出来,最后那对象的“形”也就明确了。他的那套绘画语言的形式乍看来自贾科梅蒂、科索夫一脉,再久远一些的是来自塞尚的影响,却都还是物理意义上的。其本心离文人画更近些,准确的说是离董其昌更近些,所谓“虚和萧散,出韵幽淡”,力炜确是以画为乐了。 ——刘林
于艾君
1971年生于辽宁塔岭。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工作、生活于沈阳。 个 展 : 2017年 浪泥与沼泽,于艾君、许力炜双个展,复言社,北京 2017年 时间尺:索卡实验室第五期,索卡艺术中心,北京 2016年 涌现,E空间,上海 2016年 敌视,复言社,北京 2016年 反抗风景:于艾君个展,十方艺术空间,台北 2016年 荡涤:于艾君作品,红鼎画廊,北京 2016年 山河探讨:于艾君作品,闳约艺术中心,北京 2016年 手抄本,问象艺术空间,南京 2015年 第三绘画:“家书”及其他,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 2015年 景浅如谜底,季节画廊,新加坡 2014年 第三绘画:于艾君个展,元画廊,上海 2014年 大色素:于艾君近年的纸本绘画实验,季节画廊,北京 2014年 涂个鸦儿,久俪美术馆,沈阳 2014年 涂个鸦儿,第十届CIGE个人项目,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2012年 郁结:于艾君的墨水画, 先锋书店,南京 2012年 影画:于艾君纸本绘画新作, 东廊艺术,上海 2012年 墨水,偏锋新艺术空间,北京 2011年 “明度练习”和Prune Bamboo,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 2011年 实景虚事, 和辉艺术,上海 2011年 六张画, 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北京 作品欣赏 天才国际幼儿园6 纸上绘画 94.5×94cm 2017 艺术区的树2 纸上油彩 94×137cm 2017
许力炜
1981年生于江苏南京。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学士、硕士。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博士。 从事以绘画和写作为主的创作实践及艺术史研究。 部分展览: 2016年 故事新编,復言社,北京 2016年 山中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 2016年 丝路国际:AMNUA国际计划2,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16年 词与物,復言社,北京 2015年 麒麟铺,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许力炜: 1981年生于江苏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学士、硕士。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博士。 从事以绘画和写作为主的创作实践及艺术史研究。 部分展览: 2016年 故事新编——许力炜作品展,復言社,北京 2016年 山中美术馆,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 2016年 丝路国际:AMNUA国际计划2,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南京 2015年 词与物——许力炜作品展,復言社,北京 2015年 麒麟铺,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 作品欣赏 Grandparents 布面油画 24×30cm 2017 你一定要知道的74幅世界名画-意外归来 布面油画 100×100cm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