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之路——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大型系列活动由《艺术市场》杂志社主办,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艺术市场》美术馆承办。为了对“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这一命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艺术家的成果进行理论探究,我们将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与呈现,选择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就其作品和此命题进行深度访谈,其中山水、人物、花鸟各10位,希望借此契机让每位艺术家主动树立“高峰意识”,探索通往“高峰之路”的思想、方法,主动承担起复兴文化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将“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提高到新的认识高度。 中国画要发展,要再现中国画创作的新高峰,必须做到传承与创新,这应该是广大艺术家的共识,但如何传承、创新,如何面对当今艺术领域“有‘高原’缺‘高峰’”的难题,本刊推出“高峰之路”专题,由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副秘书长李回源策划,特邀山水画家十二位:崔振宽、朱松发、张复兴、郭正英、林容生、管苠棢、吴强、李呈修、卢禹舜、黄越、吕大江、徐卫国,以期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艺术家名片徐卫国
徐卫国 1970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参与者。其兼任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山水画创作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艺术创作院导师。师从程振国、张复兴,其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获奖。
徐卫国《泉落高峰溪路长》 在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积累方面,历代名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些经典之作和理论精华指引着后辈艺术家们继续探索,并不断创新。作为青年艺术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徐卫国是难得的一位治学严谨、踏实创作、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画家。他研习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饱含着对自然山水的真挚情感,用明净纯洁的笔墨绘制了一幅幅触动心灵的山水画作。 山水画讲求“天人合一” 《艺术市场》:纵观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历代画家对山水画的推动无不表现在绘画理论、笔墨技法、表现形式和描绘题材四个方面。在您看来,当代传统山水画的创新在上述四方面应如何呈现独特的当代性? 徐卫国:中国画的传承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山水画的面貌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人文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变迁。 以绘画理论为例,南朝宗炳的《山水画序》中提出山水画是“道”的体现,说明中国山水画从起源上讲即与西方风景画强调的实景写生不同,它并非是为了客观地再现自然景物;而是从人的内心主观感受出发,体现出一种哲学思想。再如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更多地是在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客观地探索自然四时四季的不同、表现自然,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因此,北宋多为技法森严的全构图式绘画,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产生的一种神秘感。 而至元代文人画兴起之后,画作的笔墨风格逐渐从“以描绘自然为主”转向内心主观情感的抒发,“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是对宋画的一种叛逆。再到明代董其昌总结的“南北宗论”,有意推崇和提倡“南宗”抒发个人心境的文人水墨,不论是否偏颇,对后世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影响很大。之后,清代石涛的《画论》提出了“一画”的哲学概念,再追溯南朝宗炳的绘画理论,建立了一种讲求“天人合一”的艺术学说,其意在说明“搜尽奇峰打草稿”只是一个过程,最终是在表现画家的“我自有我法”,更加强调了画家的主观表达。 这是从绘画理论上讲的,因为这些理论家本身就是画家,理论的演变也体现和影响了画家在创作上、笔墨技法、表现形式和题材的演变。 所以说,绘画的当代性体现出当代人对自然事物的感受和思想意识的不同。今人和古人对山川景物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随着建设、绿化的发展,山川面貌肯定和宋元时期是不同的,是不是依然“残山剩水”“瘦水寒山”?随着交通方式的发展,今天的人们可以一日千里,视野范围也大大超过古人。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体会山水的心境必定不同。这一点会在画家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反映到其创作理念、笔墨技法以及表现形式上都会有所区别。所谓当代性,就是这一时期反映社会文化发展诉求的群体性特征和突出的审美特点。
徐卫国《高原新绿》 画中每一笔要有踪可循 《艺术市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和绘画理论应如何运用到当今的创作中? 徐卫国:传统的笔墨技法和绘画理论对今人来说是一种瑰宝,具有“取之不尽”的营养。山水画发展至今已经拥有深厚积淀,像书法一样,用笔用墨、“皴擦点染”每一笔都应是有踪可循,所谓“笔笔有来历”。从古至今,中国画的工具基本没有改变或者说变化很小,笔墨语言和工具的简单也代表了艺术的纯粹,中国画正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表现出了千变万化的艺术形象和丰富内涵。传统的笔墨语言、技法和绘画理论便是在这个长久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检验而总结出来的。好的画家要知道艺术语言和形式的“来处”,知道来的路才能看清要走的路。 《艺术市场》:您是如何理解中国绘画中传承与创新关系的? 徐卫国: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作为一名年轻的画家,我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同样面对这个课题需要去认真思考。 从个人的体会而言,首先要继承传统,要知道这门艺术的“来处”。就像一家老字号,正宗不正宗是要看你是不是能继承得原汁原味。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厚积薄发,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些创新的东西也缺乏根基不一定长久。另外一点,我认为这种继承最重要的是笔墨语言的继承,这是中国画的基因。图式、内容、题材怎么变化,传统笔墨语言基因继承得好才能保持这门艺术的原汁原味。学习山水画,吃好“第一口奶”是很重要的。 其次,我觉得当代的画家不可能也做不到完全效仿古人绘画,继承传统的过程应该是在学习和提炼古人的创作理念与审美核心。历代绘画中的审美规律都是相通的,人性深处对于美和自由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只有经典佳作才经得住历史的“沙里淘金”而流传下来。经典佳作在不同的时代都能打动人,恰恰体现了人们心灵上对美的追求的共性。因此,画家抓住这种共性,以真情实感创作出打动人心、无愧时代的作品,就说明他已经很好地继承了传统,而不仅仅是笔墨的“因因相袭”。大可不必“言必称古人”,总认为“今不如昔”。 实际上,经济大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大发展,当代画家的思维也更加开阔,艺术的内容、题材、表现形式和技法百花齐放都远远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所以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心。300年前的石涛尚懂得“笔墨当随时代”“我自有我法”,谁又能肯定21世纪中国绘画不会产生新的经典呢?其实,当代一些大家都在创造当代的经典,更值得我学习。 第三,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厚积薄发的过程,从近现代一些大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上看,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逐步的转变,最终才会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我个人也是主张不急于创新,踏踏实实学习经典“先求好、再求新”。为了创新而创新可能流于一种新奇的笔墨符号或绘画图式而经不住考验。所以说,创新必定要以继承传统为根基,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远。
徐卫国《洪谷深秋时》 画山水就要去体悟山水 《艺术市场》:从事艺术创作多年来,艺术最打动您的地方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写生之间的关系? 徐卫国:我画山水,是因为觉得山水画更加契合自身心灵的诉求。自古以来,寄情山水便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庄子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即使不能身处山林,还可以“披图幽对”“卧以游之”。人们常在山水林泉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不管是为了长久的脱离尘俗,还是为了短暂的放松身心,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寄托的人文思想。在创作过程中,我找到一条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途径。 画山水就要去体悟山水。山水画的学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临摹和学习传统笔墨技法;二是致力于写生采风,多看、多体会,并将在自然界中感受到的创作灵感体现在作品上。 从我自己的体会上讲,自己满意的一些大的创作,都是在对自然山水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作品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 山水画是强调主观表现的艺术,是画家通过艺术构思和运用笔墨技法把这种主观感受以中国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到高级阶段,画家不是被动地受造型、光线、结构等表象因素的制约,而是在掌握造型、结构等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情感跳脱了客观事物的束缚。“应目会心、因心造境”,怎样随笔生发也都符合客观规律,能够“再造山川”,一笔一墨恰到好处,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笔墨本身蕴藏着深奥而玄妙的乐趣,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
徐卫国《松岭烟云图》 《艺术市场》:艺术创作与个人的生活环境、与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请您谈一谈艺术创作与艺术家个人的生命经验、审美倾向有哪些关联性? 徐卫国:走上绘画的道路,最早完全出于兴趣,十几岁的时候接触到国画就喜欢照着画,只要不影响学习,父母也很支持。那时开始,凡是能接触到的古画印刷品都如饥似渴地临摹。由于大学的专业并不是艺术,工作后长期都是业余画画。后来拜了老师,先后受业于程振国老师和张复兴老师,山水画学习受两位前辈影响是很大的。现在进了北京画院,非常庆幸自己能在这个学术研究氛围非常纯粹的平台从事艺术创作。 至于审美倾向,我相对更喜欢大幅山水的创作。大幅山水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作形式。在各种楼堂馆所,出于审美装饰与格局布置的需要,为了能彰显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气势、气派与气魄,前辈画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巨幅山水画布置在各种重要的场所,其中不乏经典作品。这种需要今后仍存在,社会需要“咫尺天地”的文人画、工笔画,也需要这种“黄钟大吕”“堪坐庙堂”的大山大水。 清王翚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如果画面中既有宋画的法度森严,兼具元画的笔墨趣味,当然更要有真情实感;那么,把这些因素在画面中结合起来,是很值得去做一些尝试和摸索的。
徐卫国《故塬雪霁》 《艺术市场》:作为青年艺术家中的佼佼者,您觉得青年画家最缺少和需要的是什么? 徐卫国:现在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作为青年画家,我时刻懂得首先要把画儿画好,这是画家的天职和本分。画画是寂寞之道,需要有做学问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浮躁,面对市场的诱惑能够“心如止水”,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耐心。绘画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养”,这种“养”不仅包括学习和继承经典绘画,还囊括了画家在书法、文学、历史、哲学等众多学科上的知识储备。 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决心走出来”,这说的是继承与创新的问题,也反映了可染大师的治学态度。
徐卫国《梦起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