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艺术评论
丹青神韵的守望者——王大华
时间:2017-02-21 13: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丹青神韵的守望者
               
          ——浅析王大华先生书画作品中的率情真意
                              

                                     文/妙玉
 
      夫清人恽子居曾曰:“是故秦权汉尺,以为质古;《山经》《水注》,以为博雅;犛轩、竭陀 ,以为诡逸;街弹春相,以为真率;博徒淫舍,以为纵丽……”。
     放眼天下,目今的艺术家们确乎已然少了些许平和的宁静、深闳的古朴、独运的匠心与雄劲的气象了。
      然而近来,吾也偶于夜阑人静、秉轴展卷之时,忽然突然——竟然就被那纸上的清风和明月所渐次感动了。
       虽亦曾见名人墨迹无数,但是赏析王先生素所亲炙的鸟语花香,竟忽然就有了如入仙境、如沐仙风、如闻芝兰、如逢故松、如遇奇葩之感与叹。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答曰:王先生笔下的芝兰古松,不仅散发着一种犹若黄钟大吕一般摄人心魄的悠远声响,而且他的几乎每一幅淡泊而且纯净的画卷,居然也都能予人以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迷人镜像。
     ——总而扩之:曰静,曰素,曰雅,曰逸是也。
      静之者,则有凝静、寂静、宁静、穆静、默静、沉静、清静、幽静……之谓也。因之,《摄山栖霞寺碑》乃曰:“喜园凝静,岂傲吏之凡游;深谷虚玄,非愚公之俗路”;而 《与应警庵郡守》则言:“惟古人为学,坚苦磨鍊,忍嗜欲以培天根,久之,则此心凝静,百物皆通”。
        由是可见,艺术家笔下的一枝一叶、一草一木,若欲达致载德喻像、吞吐乾坤之境,则非积静思凝神之功、默守圣贤大道之德,焉能兼济其志乎?因此嵇中散则长存“愍世忧时、大朴未亏”之仁心素愿,而裴贞子则毕生坚守“默静自守”之精神法则。
   
   而王先生笔下之婆娑其叶、粲丽其枝与翩翩其翅,则既充盈着静态的松弛,同时又承载着昂扬的激情与生之喜悦。也就是在此一亦静亦动的自然观照里,画家完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对立统一和生命觉照间的举重若轻。因之余也常自喟叹:王先生之静,乃源乎灵魂、出乎心性,致远宏深;王先生之动,则发乎情怀、关乎灵魂、沛乎德操、载乎天道,厮亦灌注先生血脉,成其命符。
       ——雅之者,则有娴雅、淡雅、清雅、优雅、风雅、高雅、文雅、典雅、秀雅、古雅、儒雅等等。
     然龚氏则亦赋诗曰“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
    
纵观王先生朴茂苍劲之书艺墨法,则不仅能够品味到他婉约其姿、纵横其势、俯仰其情、映带其趣、魏晋其风、顿挫清烈、浩荡其志的古人风骨,同时也会为其清雄劲疾、风神朴茂的笔势韧锋所深深撼动。
     因之,宋人鲍明远乃曰:“秋毫精劲,霜素凝鲜。沾此瑶波,染彼松烟。超工八法,尽奇六文。鸟企龙跃,珠解泉分。轻如游雾,重似崩云。绝锋剑摧,惊势箭飞。差池燕起,振迅鸿归。临危制节,中险腾机。圭角星芒,明丽烂逸。丝萦发垂,平理端密。盈尺锦两,片字金镒。故仙芝烦弱,既匪足双;虫虎琐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是最神笔……”。
    
鲍氏于此以“灿逸”之词而喻书法之美,在鄙人看来:王先生书法与其镜像千叠之画作相融,则可彰显双美兼并之妙、飘逸绝尘之功、震魂荡魄之美。
     夫汉人蔡伯喈在其《荐边文礼书》中坦言:“才艺言行,卓逸不羣;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而晋人葛稚川在他的《抱朴子·擢才》中则由衷慨叹道:“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
     蔡、葛之言,当可仿佛大华先生所孜孜以求之民族精神、翰墨情怀与丹青神韵哉。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