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艺术评论
论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包少茂
时间:2017-01-11 17: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外师造化,中的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造化天公熟写真,死拘皴法失形神”.....历代.山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写生都十分重视,注重写生和创作的关系。
 
      五代山水画家荆浩长期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之中,他经常朝看烟云,暮对青山,拟古松,摩怪石,踏遍了太行山谷,在他创作中曾携写生无数;宋代范宽移居中南山,太华山,观山游水,以求的山水之精神《图画见闻志》载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座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随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元代黄公望在凇江居十余载,更多外出云游暮年到富春山,领落江山钓滩之意境。清代梅清后半生在游历中度过,多次登上黄山,六十八岁的他再次登临黄山,寻奇揽胜,神醉意足;清代的弘仁出家武夷山,后返回安徽县,他岁岁游黄山,无峰不登,无诗不访,遍识黄山之胜。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一生游历山穿无数,他九上黄山,五游九华、四登泰岳、西湖、富春江、太湖、天目、天台、庐山等到处游历采风......可见历代山水画家对写生的重视,从写生中寻找艺术创作生命的营养。
 
      古人在山川之中或对景写生,或默记于心,识山川之貌,知山水之性,“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范宽说“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石涛语“黄山是吾师,吾是黄山友。”现代山水画大师在生活中对写生的重视更是枚不胜举,刘海栗数上黄山,李可染与桂林山水......这充分说明 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进而创作出山水画作品,这是山水画家凭借客观自然的情感感受,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的深化与飞跃。一个山水画家,首先得重视对传统山水的学习,学习临摹古人的技法技巧,山水皴法,云水画法,了解各家各派,学习传统,继承传统,在熟练的掌握基础上打下山水画创作的坚实基础。写生是学习传统和山水画创作中最佳纽带。只有在写生中才能将所学的传统技法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并且提高升华。只有在写生中,我们才能学以致用,加以改造,活学活用,自然山川云树的多样化,复杂性,朝暮的变化,四季的迁移,山水中人文因素更增加了山水文化的内涵,写生是将传统所学的突破,在变化多端的自然中搜集创作素材。深入生活,走出生活,并且在写生过程中更加深入了解自然规律,解决自然与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山水画中,十分强调抒发画家性灵的能动性,抒情性是山水画的主要内涵,在写生过程中更能统一,互动,发挥画家的性灵。
 
    山水画家只有把目光投向无限的客观自然世界,在自然造化中吸吮营养精华,搜寻表达自己主观情思的感性符号,以自然作为山水画艺术创作的出发点,达到“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向自然造化吮吸生命和艺术创作的精华,那就需要我们深入生活,进行多方位的写生。
 
      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不深入生活,不去观察自然,不去写生,不在生活中收集素材,不在生活中锤炼自己,那末对自然的千变万化就一无所知,无从创作。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写生非常严谨,陆俨少先生山水画中很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法,都是在生活经历中,在写生中观察,研究,创作而成的。
 
      山水画的创作是个艰苦复杂而的过程,它是画家思想、文化、认知、主观情感、审美去向以及笔墨技法的表现过程,在山水画创作中,构图、笔墨、技法是创作的外在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才是创作内容的核心,作品的生命、神采、品格精神,意境决定于画家的情感、修养、阅历、文化构筑等因素。
 
      传统的笔墨、技法、我们通过学习、临摹、研究古人的山水画中,可以获得,学习继承。个人审美情趣风格,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提高,再艺术创作中实践,在阅历中增加文化信息的积累。而写生是我们从传统到创作的桥梁,是对传统的实践并加以消化是在生活中认知客观的自然纽带,是提高我们创作的必要条件。
 
     画从于心,必发于内,故山水画有一种内在美,内在的美在于创作者的心、在于志、在于意,它是蕴籍的、含蓄的、无形的。因此山水画中要有个性,有个人的风格,不能千篇一律。今人的画同于古人,你的画同于他人,一看画就似曾相识,这用因素是缺乏个性化的表现,我们得说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情感,每个人都不同,他的阅历,生活方式,内心世界,认知观点都不同,都有个性化,我们的山说画作品更应该如此,要有鲜明的风格,自己的语言符号,要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创作观念。只有通过写生,我们才能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认知自然之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石一树,在写生中表现自己的山川云水,用个人情感志向,意趣吸吮自然,消化自然,解决我们的个性化,使我们的山水画创作走向风格、有品位、有思想内涵的更高境界。
 
 
                                                                                     包少茂
 
                                                                                     戍子年夏于运河之畔吟雪堂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