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李一、阴澍雨壬辰书画合册 44×33 厘米×12 纸本水墨 2012 年 近几年我在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和山东美术馆的书法个展写的都是自作诗文。写自作诗文是想尝试一下,在当代社会,“我诗写我心,我书写我诗”的诗书合一传统还有没有生命力,还能不能继承和发扬,尝试的结果是得到了诸多鼓励,增强了尝试的信心。这次与澍雨君的合作展,在继续写自作新诗文的同时,增加了诗画结合、书画结合的尝试。诗画结合、书画互渗是优良传统,古代很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重视以书入画,以诗题画,诗书画相互促进、相互结合,且传而有续,形成了中国艺术的特点和文脉。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我与澍雨君年龄虽有差异,但对传统都怀有深深的敬意,都有着浓厚的古典情结,都有着艺术的系统学习和多年艺术研究创作实践经历。近年来,我们又一起编辑身处学术前沿阵地的《美术观察》杂志,通过观察当代纷繁的美术现象,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沿续和拓展文脉的重要性。在民族自信文化自觉日益增强的今天,在中国书画多元探索多方取向的当下,应该重新认识诗书画结合的传统并发扬光大。诗书画结合是诗心书意画境的综合表现,三者相互启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可以丰富诗歌艺术形象思维,深化书法艺术的意象表现,提升绘画艺术的文化品质。三者的相通相联和综合呈现又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 特点之一。发扬和光大诗书画结合的传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持中国艺术的特色和文化品格,而且可以从传统内部拓展艺术创造的新空间。 于是,我们在繁忙的编辑工作、科研工作、研究生教学工作之余,创作了一批诗书画结合的作品。创作过程既不轻松而又轻松。诗为无形画,以诗题画,诗要传画外意又要写画中态;画为有形诗,以画配诗,要画诗中态,又要画诗中景。创作起来我们二人都感到有难度,所以不轻松。另一方面,诗书画结合是二人兴趣所在,乐意所为。挥毫泼墨,写诗、品诗、赏画、画画是非常愉快的劳动。我们相互切磋,以画之境写诗之意,以诗之意绘画之境,很惬意自在,所以又轻松。 诗书画相结合,可以说是我们这次展览的特点之一,在当前众多的联展中,也算是有特色吧。至于我们诗书画水平的高低以及结合的好与不好,当由观者衡量评判。我个人的感受是:在诗书画的结合上,这次展览是初步尝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在创作过程中又收获多多,最大收获是:在与澍雨君相互切磋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加坚定了探索诗书画结合之路的信心,进一步认识到这是一条宽阔之路,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去开拓,有诸多的创新点需要去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