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8年11月8日,天津大学工笔重彩研究所所长、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刘新华老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公开讲座。
本次学术活动是面向本院教师、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绘画创作展开。此次讲座座无虚席,全场学习互动气氛非常热烈。讲座主题是“如何开创艺术中的自我”,刘新华老师在讲座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围绕“个人风格”和“创新思维”两大主题,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绘画经验,从学术上与同学们交流了如何从题材,构图,审美,技法,色彩,意境等方面进行自我突破和自我定位。
刘新华老师首先分析了创作中不能找到自己定位的原因。一,学习传统,盲目吸收。二,剽窃,模仿他人。三,思维僵化,难找出口。四,陈腐的艺术教育。对于上述原因,刘新华老师提倡开放思路,广纳博取,独立思考。例如,在构图上,应该关注位置构图,色彩构图,虚实构图,处理好三者之间相互融通的关系。除此之外,刘新华老师还在色彩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刘老师提出了色彩的多变性,色彩的科学性,色彩的协调性,及色彩关系和个性,情感的延展。刘老师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暂未发表的学术见解——艺术作品的三大属性,即艺术性,文学性,哲学性。此次讲座同学们很受启发,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同学们都踊跃提问,以下是刘老师对提问的解答。 (接上一辑)
以下内容经过整理节选:
学生十:刘老师,请您谈谈如何表达花鸟画的诗意性?如何表达真善美?
刘老师:真善美本身在艺术作品中就存在。艺术“美”本身就包含并体现真善美,不论喜悦还是悲伤都可体现。诗意与意境有连带的关系,意境体现在空间的深度,体现在不饱和色、虚的部分,让观众去联想,去感知绘画的深层思想。有意境,诗意就会存在。把空间拉深,设定不同的维度,就会有诗意,意境就深邃。
学生十一: 老师请您谈谈临摹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怎样平衡?
刘老师:临摹是对优秀传统的把握,是对古人用色、构图等优秀部分的感受和尝试。有了对传统的认识,才能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写生是生活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的了解,是通过这种了解进而进行艺术创作。画什么题材,就去体现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画出更加触动人的情感。
临摹是感受传统,继承传统,创作是用传统表现生活。
学生十二: 老师,是一开始就可以有自己的风格,还是学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有自己的风格?
刘老师:这二者都可以。重要的是,不要模仿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要创造全新的自己,发扬自己的艺术个性。艺术家一开始就有“风格”设计计划,但从尝试风格到建立成熟的风格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慢慢来,但要有这个意识,才会避免一味地模仿,才能创造出新的自己。
学生十三:刘老师,请您谈谈如何创立个人风格?
刘老师:对于掌握传统的艺术家来说,首先是自我错位。改变惯性思维,打破常规理念。拿用色来说比如用红、绿、白三个颜色画牡丹,重新调整色彩位置,就会出现全新的画面效果。
古人画山水只有石青石绿、浅绛、水墨等,这是因为受到了颜色的局限。今天的颜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给艺术家的创新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
风格的创立与创新源于观念的改变,不只是技法和色彩等。
观念转变,画面改变。思维不停,革新不停。
学生十四:刘老师您建议怎么读古画?
刘老师:读古画是研究古代绘画,咀嚼古代绘画的韵味,比临画更深刻。研究古画,是研究传统,即研究表现方法,又研究古代艺术家的审美。在传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的用笔是非常值得我们现代艺术家学习的。古人用毛笔比我们纯熟,因此我们应该吸收的内容更多。
研究古画每幅作品用线的不同,着色有哪些规律,然后与同时代的画家作比较,挖掘出其特点。有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后再去临画,收获会很大。如果读不进去就是没动脑,欠思考,不动脑筋照抄古画,没有任何意义。
学生十五:鸟类如何写生?
刘老师:目识心记,用心体会。首先要有充分的对于鸟的结构的了解,然后通过仔细观察捕捉最美的动态瞬间。再者就是体会鸟的各种动态。日本画家竹内栖凤曾经在画鹤时,模仿鹤的飞翔在画室奔跑,一面伸着脖子模仿鹤的叫声,一面伸开双臂模仿鹤的飞翔。……这个场景被来访的弟子上村松园在窗外看到,成为佳话。
学生十六:请问刘老师,如何从写生中获得更多创作感受?
刘老师: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中得心源”。在传统当中逆向思维,才有创新的余地。新角度、新方法、新资料。
学生十七:现代人怎样画出气象宏大的作品?
刘老师:不是古代的作品都宏大,也不是现代的作品都不宏大。这不是今古问题,而是画的问题。有的画小气势大,有的画只是尺幅大但气势出不来。
在创作中,要注重绘画作品深处的思想性,即艺术作品的哲学性。宏大的气势即靠构图,又靠作品的思想性。
学生十八:收集的素材的怎样更好地运用。
刘老师:颠倒常规,看哪个可以破?哪个不可以破,并尝试新的构图方式,即位置构图、色彩构图、虚实构图。从造势、虚实、开合、色彩冷暖等去尝试新画面,方法多了,手段多了,新的思维就有了。
本文编辑:赵芬
录音整理:雷传慧
图片整理:宋晨、李茜
文字校对:陈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