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当代艺术
向京:没有高科技行不行
时间:2018-02-10 12: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大型个展现场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大型个展现场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向京:当代艺术家

  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向京作品里透露出的不安感,是对于现代性下人性的迷雾和对于生存本身的不断确认—“内在性”是她所企图挖掘的生存真相。在“镜像”“保持沉默”“全裸”“这个世界会好吗?”“S”这5个系列里,向京一直在身份、心理情境、身体这些线索上进行思考。

  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并被重要机构及个人藏家收藏。

  你以为当代艺术家都是“晚睡晚起”?至少向京是例外。“作为一个‘工作狂’,我怎么可能起得晚?”

  冬日的早晨,位于北京东六环外的宋庄还是一片安宁,可向京工作室早已在“不安”中开始了一天的劳碌。素布衣、运动裤、休闲鞋,窝在小木凳里的向京略显疲惫。

  她刚刚结束在上海龙美术馆的布展,3600平方米的空间、21年艺术历程、100余件作品。“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展览,肯定空前,没准儿还绝后。”向京笑着说。

《礼物》,2002
《礼物》,2002

  ▌“所谓回顾都是被动式”

  2017年12月16日,“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大型个展开幕,这是继2016年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首展后,规模最大的向京作品个展。此外,向京21年创作全集也同步发行。“有人‘挤兑’我,说我这么年轻,就做回顾展,还做大全集,胆儿太大了。”其实,向京也被“回顾”二字吓到了,在她看来,叫“阶段性小结”可能更形象。

  办个展也好,做全集也罢,向京自认为一直处在“被动”中—从来没想过会有一个这么大的空间让自己折腾。可是摆什么呀?只能把所有的作品摆进去,才能填满整个空间。

“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大型个展现场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大型个展现场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因为有“强迫症”,所以一个展览必须附带一本出版物才算完整。尽管已经被布展弄得焦头烂额,但向京还是顽强地做完了全集。

  展览的名字,也是被要求更换的。北京首展叫“唯不安者得安宁”,向京挺喜欢。不过,“被逼”之后,她反而找到了可以描述自己这么多年工作的一句话。

  “没有人替我看到”,注重的是观众的肉身“经验”,这与首展文献式的策展思路完全不同。后者有清晰的时间线索,又有导览手册作辅助,但向京发现这种方式剥夺了观众的主观性,“难道不应该给一个时间段,让观众先用感性的方式体会作品,再获取知识吗?”于是,一个新的命题摆在她的面前—在今天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展览?展览是什么?我们希望展览能给我们什么?我们能在展览里得到什么?展览究竟能给我们什么?

  向京说,她这次展览的工作都是在试图回答这个命题。在她的建构中,展览就是一个现场,一个需要肉身体验的现场;还原肉身的体验,对于艺术家而言也是一种体验。“这么大的空间,从某种角度说有点超出我的能力。但我是一个知难而进的人,一看到有难度,就特别兴奋。”

  所以,尽管是“被动”地回顾,其间也掺杂着混乱、焦虑乃至绝望,可向京却十分享受这个过程。

  她说自己就像“疯狗”一般,没日没夜地干活,跟作品较着劲儿,角度、灯光、技术、形态……不停地改来改去,眼看着要开展,美术馆的工作人员都急了,向京说道:“我难得碰上这样的机会,你们就让我坦坦地、好好地、竭尽全力地把展览做好吧。”

“保持沉默”系列,2003-2005
“保持沉默”系列,2003-2005

  ▌“没有高科技行不行?”

  作为一次当代艺术大展,如果你期待着能从“没有人替我看到”中,看到炫目的声光电、魔幻的3D动画,那么你会很失望。不依靠高科技,恰恰是本次展览的一个特质。

  “无科技不当代”,在眼下这个科技艺术渐成美术馆票房保证的当下,只有雕塑的展览看上去会有点“土”。其实,向京并不拒绝科技。只是面对一个问题时,她常常会反问一句:没有行不行?这种思维方式也贯穿于她的艺术创作之中,“用最纯、最傻、最朴实、最落后的办法,也依然可以呈现当代性问题。”20余年,向京试图用雕塑证明这一点。

“保持沉默”系列
“保持沉默”系列

  在龙美术馆个展中,向京制造了一种高潮迭起的观展体验。由作品产生的一种情景、情绪或情感引导着肉身主动移动,或高或低的空间、狭长的通道、变化的路径,肉身在展厅动线里游动、起承转合。在向京看来,所有的观看都是一种自我投射,而移动制造的肉身经验,就是一次漫长的内化体验。“这种关系是完全在三维立体中具象存在的,这就是雕塑最大的优势。”

  所以,即使现在当代艺术界的媒介丰富多变,但向京依旧用所谓的“土”方法去证明:没有高科技也可以当代。

《善待我们的忧郁,它是一只忠实的大狗》,2013-2016
《善待我们的忧郁,它是一只忠实的大狗》,2013-2016

  “我不是反高科技,也不是要逆流而上,反时代而行”,在向京眼里,只有作品好坏之分,而没有高科技与非高科技之分。“高科技可以制造很炫的东西,也可以制造很烂的东西;同样,没有高科技,你也可以制造很牛的东西,也可能制造出的只是一堆垃圾。”

  向京不会盲目地与时俱进,但也不会坚持用“土”方法。就像她终于在去年换掉用了10多年的老式诺基亚手机,“这种抵抗没有意义,而且也不是要命的事”。所以,“出于人类对于未来的好奇心,有些艺术家将科技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像这种尝试,我都不拒绝”。

《被保护的孩子》,2015-2016
《被保护的孩子》,2015-2016

  其实,高科技或非高科技,潮流或不潮流,向京全都不关心。她更在意的是,在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什么是恒定的、值得你相信的东西,她称之为—自我建构。

  向京把所有的创造力归结为能否有建构。什么是建构?“说一个特俗的词‘原创’,原创一准儿就是建构。东拼西凑,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或一个新的概念,也叫建构。这是一种从自身生发出来的东西,只有经历漫长艰巨的内化工作才能够实现。”建构虽然是一个词,但做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在素材运用上,向京说她不会把素材直接转化为作品,“它们只有透过我自身这个容器,经过吸收、消化,再分泌、转化,才能建构出一个东西‘吐’出来”。建构出来的东西是有一个“硬核”的,如果没有,它就会随风飘散,没有存在的价值。

《一江春水向东流》,2014-2016 “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之《凡人》,2011
《一江春水向东流》,2014-2016 “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之《凡人》,2011

  ▌“学习学习再学习”

  “展前焦虑,展后抑郁”,向京说自己始终在焦虑和抑郁两种状态中摇摆,没有特正常的时候。其实,这也正常。因为她似乎是天生的“工作狂”,骨子里就流淌着“自律”的因子。

《行舍》,2012
《行舍》,2012

  对于向京而言,每一次工作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有拼尽全力,才能有所收获。就像这次龙美术馆个展,很难HOLD住的一个空间,极富挑战的一次布展,但她还是“顽强”地完成了。“如果不是在一次次努力中,获得或大或小的突破,我不可能翻越一座座山峰,走到今天。”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