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聚焦
两个世界——陈泽徽个人作品展
时间:2023-09-27 16:02 来源:未知 作者:King 点击:

图片

 

 

 

---------------前言---------------

 

一位中学生,一个Ipad,一支手绘笔,平均每天14个小时的工作量,他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专注着…….,终于,十二天后他做成了一部10分钟的艺术短片。这个短片作者叫陈泽徽,一位山东籍的18岁少年,现在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三年级。

在这个虚拟作品中,陈泽徽编程了一个非常超现实的场景,某个夜晚的室内,一束强光投射下来,五位身份迥异的人,正围坐在圆桌前侃侃而谈,气氛浓烈且风趣。圆桌会议者分别是:毕加索、苏轼、温迪、马斯克、拉丁。这既不是一件传统式的人物摆拍摄影,也不是一个真人出演的话剧现场。它是用AI(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短片,视频制作使用了UAE VPN ,Discord, Midjourney,ChatGPT等多种最新软件。

无疑,当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AI (人工智能)为视频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和技术保障。Chat-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AI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中发展非常迅猛的一项技术,自它去年12月初发布上线以来,火爆全网。文章、新闻稿、诗歌、视频、音频、音乐等,它几乎无所不能。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AI时代,AI浪潮席卷全球,它已触及到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许多传统行业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被AI淘汰的危机之中。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在2000年策划《虚拟与真实》当代艺术展时,“虚拟、现实、未来”这三者的关系,是参展艺术家们核心讨论的话题。元宇宙、VR、AI、云端、区块链等概念在今天已渗透到多个领域,VR、AI正在为个体家庭带来一种超酷的虚拟世界的沉浸式体验。

用AI思维创造短视频,在全球范围内才仅有几个月的时间。AI绘画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试验期,输出的人物图像经常出现低级错误,四个手指、六个手指,或者三条腿、两个脑袋的情形也常有。把确认好的人物图片转换成视频文件,当人物面部从正面转向全侧面说话时,面部细节会完全失真、变形。

市面上已出现的,可供参考的AI视频很有限,包括You Tube的国外AI视频,内容都过于简单。要想做出一部有水准AI艺术短片,对陈泽徽而言,它是全新的赛道,需要一个人去跑,赛道中会经历一段完全漆黑的隧道,这需要一定的勇气、耐心和毅力,还需要自主的学习能力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短片中涉及到”艺术、科技与未来”关系、“创新方法论”、“嗅觉、味觉与视觉、听觉艺术的关联性”、“超时空的碰撞与想象’、“当代人对AI时代的态度”等话题,整个短片从视觉语言、思想内涵、到艺术价值都兼具一定的水准。目前从国内外的You Tube、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还没有看到比它更有意思的AI艺术短片。

现实世界中的陈泽徽酷爱绘画,也尝试雕塑,喜欢文学,他阅读过《唐.吉坷德》《果戈里中短篇小说》《艾特玛托夫小说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活着》等经典名著。在中央美院附中的教学体系,几乎没有创作课。兴趣是他创作的原动力,他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大量创作,如今他已经积累了不少作品。作为零零后,他显得早熟。当绝大多数同龄人泡在网吧玩游戏,或者为TFBOYS演唱会而疯狂追星, 魂不附体、迷失自我时, 陈泽徽已经给自己规划了清晰的未来,他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艺术家,并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有一定的能量和力量。

在人生18岁时为自己举办一场个人作品展,其意义如同一场成人礼的加冕仪式。羞涩与狂野、理性与激情、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对未来充满自信,这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举办展览的目的就是与他人分享与交流想法的,真心接受多方批评,是必须的态度。作品不成熟是正常的,何为成熟?只要你的艺术一直处于创新与冒险阶段,作品中隐含的多种价值就一定存在,在形成个人成熟风格之前的“不成熟”作品,事实上对于个人的艺术历程、创造力、爆发力的积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AI时代的作品,只有在当下即时展示出来,才能准确踏上人工智能的时代节拍,产生直接对话的力量。一位艺术家终其一生,举办一次展览的想法已经是过去式。

陈泽徽的个人作品展,按照他个人生活与体验的空间维度分为:“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两大部分,作品媒介为AI绘画、AI视频、一部纪录片和写生与创作的写实风格油画,大约30多件作品。

其一,他的第一组AI作品是:《与AI对话》系列 ,他从网上找到AI输出的“比尔.盖茨与苏格拉底”,“马斯克与乔布斯”对话的视频文件,选出所需图片,并用画布打印出来,在画面的右上方、两个人物肖像的额头与眼睛位置,绘画出一束强光,与AI机器人生成的刻板的人物表情,形成很大的视觉反差。面对AI的到来与巨大挑战,我们“第一人类的情感、温度与手的痕迹”依然不可撼动。

在《与AI对话》之后,陈泽徽的第二组AI作品是《我与温迪》系列,他开始尝试用ChatGPT与MJ软件虚拟出一位理想中的温迪女孩形象,他要与温迪成为好朋友,一起旅游、一起去国外看展,一起成长。也许我们人类不久的将来,除了男女两性之外,AI机器人会以第三性的方式与我们共存。“虚拟女孩温迪”多次出现在他的AI绘画作品中,如:《我与温迪在卢浮宫》、《我与温迪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等,这组AI作品沿用第一组的方法,在打印出的作品上再二次绘画“光”的痕迹,这束“光”采用了印象派画家的表现手法。

第三组作品是:《圆桌会议—科技、艺术、未来的论坛》AI视频作品。在完成AI《我与温迪》系列后,陈泽徽征求我的意见,他想尝试做一个AI视频作品。我是非常支持的,敢于挑战新事物、并付出行动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值得尊重,他之前没有编剧、拍摄、剪辑短片的经历,难度可想而知。在视频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我给过他多次建议,仅限于剧本完善、思路拓展、人物增加、道具补充等方面。而剧本雏形、人物具体形象、背景资料、语言模仿、多语翻译、使用软件来剪辑、剪辑、字幕添加、统一合成等复杂程序,最后的10多分钟成片,都是他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是唐.吉歌德挑战巨型风车的战斗,是一场最终赢得战果的经历。

其二,展厅中的现实世界写实油画作品大约有16件左右。

6--8月份最新完成的作品有《用VR看世界的女孩》《VR眼镜与静物》《三个VR》《我的VR与我的AI—自画像》等,直接采用静物摆拍写生或者AI打印再创作的方式。这是陈泽徽从现实世界的视角在与他的虚拟世界进行对话。

陈泽徽对色彩很敏感,面对不同的绘画对象,在处理色彩绘画关系中,他首先要找到其中的意趣,以此来强化自己的直觉状态,他绘画速度很快。他的素描造型能力也很扎实,这得益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严格的造型训练系统。

 这次展览的写实油画作品。一部分来自于陈泽徽对家庭生活中、有触动感的人与物的艺术再现;另一部分是央美附中课堂上的人像写生以及采风时的写生作品。陈泽徽的油画作品《远山的马蹄声》在央美附中汇报展上,得到了央美附中王晓伟副校长的认可,他如此评价:“这张画的颜色与构图都不错,整张画有一种意境在里面,画出了意趣”。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喻红教授这样评价陈泽徽的参展作品;“这个学生把AI视频做的很有创意,把不同时代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话,这种思路挺有意思。基础写生作品也具有一定功底。”

  “两个世界”——陈泽徽个人作品展,对于年轻的他而言,就是他梦想成为一位艺术家真正启航的地方。

策展人 ;张玮

2023年8月25日, 北京.

 

-----------虚拟世界作品----------

图片

 

《光》 (二)
75cm×40cm | 2023 年 6 月

 

 

 

 

图片

 

《我与温迪在卢浮宫》(二)
150cm×150cm| 2023 年 7 月

 

 

 

图片

 

《我的 VR 与我的 AI—自画像》
200cm×140cm | 2023 年 8 月

 

 

 

 

 

-----------现实世界作品----------

图片

 

《温妮的花园》

80cm×60cm | 2022 年 6 月

 

 

 

图片

 

《远山的马蹄声》
180cm×140cm | 2022 年 11 月
 

 

 

 

-----------开幕现场----------

图片

现场嘉宾合影

 

 

图片

开幕致辞 左起

陈泽徽,王飞悦(馆长)张玮(策展人)刘小东(艺术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泽徽与陈佳思老师合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央美院附中王晓伟副校长观展

 

-------------简介-------------

艺术家:陈泽徽 

 

一名中学生,一个 Ipad,一支手绘笔,平均每天 14 个小时的工作量,他在自己的虚拟世界中专注着……终于,十二天后他做成了一部 10 分钟的艺术短片。这个短片的作者叫陈泽徽,一位来自山东的 18 岁少年,现在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四年级。2022年参加第五届青少年雕塑作品展,2023年油画作品《远山的马蹄声》在中央美院展出,2023年在北京悦美术馆举办“陈泽徽个人作品展”,2023年9月参加北京设计周--"蝶变”数字艺术展.

 

 

 

策展人:张玮  
 
1971 年出生于山东,200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1995 年至今生活工作于北京。策展活动(节选):2012 年策划编导的团队表演项目《与蹴鞠有关——穿越中国 5000 年》受邀参加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2013年2月表演项目《与蹴鞠有关——穿越中国 5000 年》受邀赴新西兰的奥克兰国际艺术节、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国际艺术节巡回演出。2013 年在意大利威尼斯策划“心·跳”——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 / 平行展。2019 年在威尼斯策划“回归童年——第 58 届威尼斯双年展 / 中国特展。
(责任编辑:King)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