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号外头条
“生存•状态” ——刘向东绘画作品展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时间:2017-01-07 22:1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嘉宾合影
2017年1月5日下午2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北京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深圳市美术学校、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承办,泛华金融、深圳美术馆、莞城美术馆、湖南醴陵玉振瓷坊协办的“生存·状态——刘向东绘画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并举办学术研讨会。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主编严长元策展,是水彩画家刘向东首次举办的大型个人画展,展出的70余件作品以水彩的独特形式,融合人物、静物、风景、动物等不同题材,共同演绎着当今时代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先生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长江先生致辞

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美协主席梁宇先生致辞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先生致辞

此次展览的艺术家刘向东先生致辞

刘向东,笔名棣中、棣心、和印居士。1965年生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水彩画研究会会员、民进深圳市会员。出生于湖南衡阳的艺术家刘向东与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经历了从全家下放农村到回城、从小城镇向大都市的奋斗与迁徒。16岁就考上大学,工作4年后即获全国美展银奖,迷恋过设计,一度成为省会城市手绘室内水彩效果图的最佳画手之一。然虽然少年得志,但是因为生计,他却将艺术创作的黄金期用在了美术设计和环境工程上。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游离于美术创作的边缘,似乎淡出美术尤其是水彩画界的主流视线。当进入到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后,伴随着高楼崛起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涌入,而那些都市打拼者的行为举止、面部表情令他十分触动:他们虽卑微渺小,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尊严与喜乐?他们服务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该如何面对被漠视的境遇?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社会现象,也成为他重拾水彩创作的重要素材。
展览作品
展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刘向东用水彩的创新技法表现的城市打拼者的精神样貌。这些作品虽然是具象写实,但没有流于简单的形象叙事,而是试图通过对一个个人物无意识表情的捕捉,来揭示当代人在物质化生活中形成的某种典型的心理状态。他描写的知识分子有着白晰而偏冷的面色,闭目冥想的表情、定睛却若有所思的神情,都揭示了他们焦虑而抑郁的心理症候。对于一些青年形象的刻画,即使他们的眼睛闪烁出自信而充满期待的目光,却仍掩饰不住某种戏虐、萎靡、癔幻与厌世的精神心绪。对于他笔下那些打工者的形象来说,刘向东更是抓住了一般人极少描写的嘴唇微张、舔舌咂嘴、咧嘴傻笑等不雅的神态,这些丑陋粗鄙的表情对于那些居无定所的社会底层民众的社会身份表达,无疑是极其鲜活真实的,而且,也鲜明地揭示了物欲社会对于他们精神心理的挤压与变形,他们那些咧嘴微张的表情恰恰是强大的生存压力在无形的潜意识中的舒张与暴露。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诸迪评价称,“刘向东的绘画虽然并无什么高大的主题,但折射出来的精神性使我们忘却了画面的题材内容而获得了超越具体物象和情感的意味,具有了某种普遍性和抽象性。他笔下的各色小人物普遍带有一丝戏谑味道而又让你不能忽视他的存在与尊严,不得不去认真对待。”
展览作品
展览学术主持尚辉表示,刘向东笔下所刻画的这些普通人的精神心理,都是美术史的人物画廊里被忽视了的一种表情。他们既不属于理想主义那种饱含激情与充满自信的神情,也不属于贵族化生活那种高贵与优雅的神态,而是不能进入人物肖像典型表情的那种无意识表情的非正式定格,这种无意识表情却成为刘向东捕捉当代人物形象真实生存状态的典型格式。而刘向东对于无意识表情所揭示的人性心理的真实性刻画,几乎难以离开他颇具独创性的水性媒介画法。“以不满足水彩绘画过程的即时性困窘而创造的布上水性材质绘画,不仅有效地推进了中国水彩画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表现深度,使之具有很强的像雕塑一样的塑造感,而且,也用这种坚实的塑造语言,深深地触抵了当代社会人性心理的隐秘,从而使他笔下的人物在日常生活的无意识瞬间,揭示出某种社会学意义的心理状态。”尚辉说。

作为来自于西方的艺术概念,水彩在中国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其自身的艺术属性和呈现方式,其特色是水彩本体语言和技术趣味所规定的,更多意义上是一个传统命题。但在刘向东看来,尽管水彩的概念是传统的,但方法和趣味可以演变,形式和语言可以创新,以适应当下视觉审美需要。历史虽然演绎出了众多美轮美奂的经典趣味,但并未排斥经典以外的存在意义和可能性;而本体特征虽然是画种的一种历史沉淀和文化经验,却不是唯一的标准。
展览作品
据策展人介绍,借助布面水彩的方式,刘向东拓展了水彩原有的表现题材和艺术趣味。这种探索在内容上更加契合了他对于社会领域问题的表现与关注,那些如雕塑般、有骨骼感的冷峻的人物肖像,也正是他对于当代人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另一种叩问。“当作者以水彩艺术表达对人或自然的关切时,其意图不仅仅是突显当今社会与自然的生存样态,还在于叩问传统艺术方式的当代意义。当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趣味相融合,其意义也许还暗含当代语境下经典艺术的生存空间和可能性。当艺术家将水彩人物作为试验的先导时,也是期望对其他题材和内容的表达形成助力,从而更好地跨越和到达新的自由天地。他对于水彩艺术的态度和观念,是一种投掷,一种敲击,一种探究。”严长元说。
 批评家杨卫观展览作品
批评家杨卫也注意到,刘向东的水彩画,迥异于常见的水彩画的表现方式,以丰富的干笔技法,由浅入深,营造出了某种油画的效果。同时,他用这种语言方式来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面貌,以区别于水彩画的风情写生,使其具有了时代特征与当代文化内涵。

相对于油画,水彩受到的关注以及技法等方面的局限和挑战显然更多,但对于选择水彩艺术,刘向东有着自己的判断,他说:“对我而言,如果水彩是水加彩的艺术,我就可以摆脱经典的某些束缚和羁绊,技术限制和趣味干扰,从而根据个人的能力,经验和直觉去打开一扇自由表达之门。”而探索水彩人物的新的表现语言,刘向东更显现出某种自觉:“我热衷于画人物,倒不是因为人物好画,恰恰相反,在水彩画领域人物是最难画的。事实上,我以往的获奖作品也不是人物画。之所以后来偏重于画人物,是想挑战这一题材的难度和高度。在中国的一百多年水彩画历史中,人物画的力作还是偏少的。我把画人物作为我对水彩表现力探索的一个试验场,最初就想看看水彩人物画能否达到其他画种一样的表现深度和感染力。结果是大家看到的,水彩画种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画家的观念态度和方法。”他说。

“刘向东是一位创新型的水彩画家,他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总在寻求最新最具个性化的表现,而每一阶段的探索,在艺术上又极为完整,令人耳目一新。”作为同行和前辈水彩画家,原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黄铁山如此评价刘向东的艺术探索。
     
展览现场

      
 研讨会现场


展览将持续至1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