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艺术评论
有比较才有鉴别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时间:2019-10-21 19:4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有比较才有鉴别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目前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的复出,使得人们对故宫《伯远帖》真假问题数百年来的争论,从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书画藏品辨伪的基本原则就是“对照比较”。现将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与故宫《伯远帖》这两件藏品进行对照比较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与故宫《伯远帖》帖文内容的比较
(一)、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的帖文内容
1、复出本王珣《伯远帖》译释文:
珣顿首、顿首:伯远你好!首先衷心的祝贺你胜任(胜)临海太守这一要职,并祝你工作顺利,事业(业)有成。目前你哪里的情况(情)如何?当地的文武官员们(群)是否都顺从(从)和接受你这位(之)外遣官员(宾)的领导呢?当然(自)了,凭借(以)你得到(赢)了孝武帝封赏(惠)你太守官职为起点,我坚信你的宏图大志(志在)在之后的事业中,定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与展示(优逰)。当我刚开始获(始获)知你此次外出(此出)任职的消息时,真是感到非常的意外(意),我的这种感觉到现在还迟迟不能(不克)取得有效的舒展(申)。我的心里总是感到很别扭(心别),原因是我经常的回想起当初你外出任职之前过去(如昨)我们在一起时的情景。但是,所有的这些却永远都变为(永为)了往事、旧事(晴古),来回忆了。虽然我们远隔(远隔)着高山峻岭(岭峤),却不(不)会忘记,我们从小就在一起相(相)互帮助,互为肝胆(胆)的友谊之情怀,是高山峻岭也阻挡不了的。晋人王珣书。
2、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简介及产生的过程与写作时间
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纸本,8行50个字。头尾完整无损。其语言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宣和书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宣和书谱》指出,王珣是以才学文章被孝武帝所赏识的,珣词翰为当时宗师。这就是辨别王珣《伯远帖》真与假的主要标准和原则。东晋末年统治者腐朽软弱,政局不稳。贪官横行,战乱四起。朝廷统治者频繁更换新的主人。复出本王珣《伯远帖》写的就是简文帝执政仅为两年,就被孝武帝政权所取代了。在孝武帝重新组织朝政的初期阶段,伯远作为有志向的青年,并且又有文化知识和远大的理想,被孝武帝派往外地任职所用的。王珣在得知伯远被派往外地任职后,才写出了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的。可以看出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的写作时间是公元373年。
(二)、故宫《伯远帖》的帖文内容
故宫《伯远帖》帖文内容空洞无物,读不成句、念不成文,语无伦次。与中国传统文化脱钩,与王珣才学文章的个人风格背道而驰。故宫《伯远帖》与复出本王珣《伯远帖》对照比较后发现,故宫《伯远帖》错别字频出,还有丢三落四,添枝加叶的现象存在。是造成此帖无法阅读根本的直接主要原因。对此启功、陈振濂还百般抵赖说:
1、当时的语言环境我们无法了解,所以只能看帖文表面大意了。
2、此帖尾已不全。
3、封皮一旦与内页分开,仅看内页文字,并不知道受信对象是谁。
4、但不管如何,封皮上有“主”的名字,而内页则无。
5、只要是发现尺牍起首写对方收信人名字的,必不真。
我们注意到,复出本王珣《伯远帖》起首写的就是对方收信人名字的,请问陈振濂,复出本王珣《伯远帖》到底是哪里必不真?请你拿出正式、合法、有效,并且是合情合理的证据来。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嘴巴的痛快,说完就了事。不负责任,那样不行。另外,我们也期待着你能够拿出故宫《伯远帖》的封皮来,我们到底要看一看这个封皮上“主”的名字究竟是谁。
二、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与故宫《伯远帖》来历的比较
(一)、复出本王珣《伯远帖》是一封祝贺信,是祝贺伯远外出任职一事的,帖中的署名落款是“晋人王珣书”,说明此帖是写于晋朝的。具体是写于晋朝的哪一年,为什么只有晋朝的朝名,而无年号。其实有晋朝的朝名,而无年号,正说明了王珣在写这封信时,晋朝的朝廷正处在一个新、旧政权的变革时期。这个时期,晋朝朝廷的性质没有改变,只是朝廷的主人发生了改变。恰恰就在这个时期,伯远被派往外地任职。这时朝廷的主人由孝武帝的新政权,取代了简文帝的旧政权。当时简文帝的旧政权已经消亡,而孝武帝的新政权正处在从地方到中央的逐步建立当中。也就是说旧年号已经过时了,而新年号还没有产生出来的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伯远就被孝武帝派遣到外地任职去了。既然伯远是受孝武帝新政权的委派到外地任职的,因此,王珣在写这封信时,就不能够再使用旧年号了,而这时孝武帝的新政权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建立,这时的王珣并不知道孝武帝继位后,到底会使用什么年号。因此,王珣当时在写这封信时,既不能使用旧年号,同时也没有新年号的产生。所以王珣在写这封信时,就只有晋朝的朝名,而无年号。从年号问题上可以断定,复出本王珣《伯远帖》写作的时间是公元373年,这就是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的来历和产生过程。
(二)、故宫《伯远帖》米芾曾判定“即此真行,已足名家”。是说这件行书《伯远帖》是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所写的。刘涛《晋贤十四帖》的前尘往事中写到“苏轼也曾前往李玮家观赏这卷晋人帖”。大家都很清楚,苏轼在当时已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已足名家”的书法家了。巧合的是,米芾判定故宫《伯远帖》的造假者,正是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正是因为苏轼的这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在李玮家中观赏见到了《晋贤十四帖》中的王珣帖,这就给他后来的造假提供了所用的素材。因此有理由判定,故宫《伯远帖》就是出自这位“已足名家”书法家的苏轼之手。在苏轼前往李玮家观赏这卷晋人帖之前,王珣《伯远帖》只有一件。而苏轼在李玮家观赏了这卷晋人帖之后,他得知在宋徽宗所收藏的书法藏品当中,是没有王珣《伯远帖》的。于是为了讨好宋徽宗这位书画皇帝的欢心,因此苏轼就伪造了这件赝品王珣的《伯远帖》,献给了这位酷爱书画收藏的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从这时起朝廷内府才有了这件赝品本的王珣《伯远帖》。所庆幸的是时间不长,朝廷就对朝廷内府所收藏的书画藏品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查整理。任命米芾担任这次清查整理的主检查官。又因米芾也曾在李玮家见到过晋贤十四帖中的王珣帖。当米芾在朝廷内府看到故宫《伯远帖》这件赝品时,一眼便认出了这是件赝品,当时就判定这件故宫《伯远帖》是件赝品,不是真迹。
又因米芾与苏轼同朝共事,他对苏轼的笔法又了如指掌。尽管苏轼在造假时动了许多的歪脑筋,例如:他在选择用纸的问题上,尽量选用当时人们不常用的纸张,以避免人们在纸张问题上看出破绽。另外还特别注意在笔法上,尽量远离自己平时习惯写字的笔法。还有一条,就是一旦被人们查出这件是赝品的话,他还有一个退身法,就是帖中最后的一个“临”字。另外,他在李玮家中所见复出本王珣《伯远帖》时,看到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中有两枚印章。他在造假时就没有忘了,也要在赝品《伯远帖》中留两枚印迹。因此他就伪造了两枚宋人印,目的是真相一旦败露,便可栽赃于唐人所临。
尽管苏轼在造假时尽量远离自己平时习惯写字时的笔法,但由于米芾太了解苏轼的笔法了,苏轼再怎么远离自己平时习惯写字的笔法,也不能做到完全的脱胎换骨。最终还是没有能够逃过米芾的神眼。苏轼在造假时自己觉得已经做到了天衣无缝,这才敢敬献给这位酷爱书画收藏的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苏轼的造假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被米芾所查到。米芾判定故宫《伯远帖》就是出自“已足名家”书法家之手的赝品。这就是故宫《伯远帖》的来历和产生过程。
法律认为,造假是否构成造假事实的认定,主要看造假嫌疑犯是否具备有:(一)造假的条件。(二)造假的动机。(三)造假的方法。(四)造假的目的。这是造假行为认定的四个主要原则,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定苏轼完全具备这造假认定的四个主要原则。请看:
(一)苏轼有造假的条件。
米带判定故宫《伯远帖》的造假者,是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苏轼就是当时当之无愧的“已足名家”的书法家。苏轼作为“已足名家”的书法家与米芾的判定丝毫不差,在这方面他有造假的优势条件。任何造假都离不开需要有高深技能的条件,苏轼完全具备这种高深书法造假的技能,只有具备这种高深书法技能的人,才有这造假的优势条件。
(二)苏轼有造假的动机。
刘涛在《晋贤十四帖》的前尘往事中写到,“苏轼也曾前往李玮家观赏这卷晋人帖”。这说明苏轼在造假之前,曾主动到李玮家,是为了寻找他在造假时所需用的造假素材。主动寻找造假时所需用的造假素材,证明苏轼有造假的动机。
(三)苏轼有造假的方法。
苏轼对于造假的反侦查能力运用的非常娴熟,反侦查措施做的也非常到位。如纸张他选择了一种当时不为人们常用的纸张,这种纸让你看不出来到底是哪个朝代的纸。笔法上他尽量远离自己平时习惯写字时的笔法,让你看不出是造假者本人的笔法。为防万一,他还在赝品的最后写了一个“临”字。为了保险起见,他还伪造了两枚宋人印。其真相一旦败露,便可栽赃于唐人所临,如若没有复出本王珣《伯远帖》进行一对一的“对照比较”的话,则很难破解故宫《伯远帖》的真假。
(四)苏轼有造假的目的。
苏轼造假的目的非常的清楚,他造假并不是为了他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送人。这个人就是当朝酷爱书画收藏的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其目的就是为了巴结这位当朝皇帝,讨好、献媚、溜须拍马,拍皇帝的马屁。为了是让赵佶皇帝对他产生好感,以便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与故宫《伯远帖》用纸的比较
(一)、复出本王珣《伯远帖》是原帖原纸,亦无装裱。纸张表面有不规则明显的褶皱,突显出了麻的纤维干燥后自然收缩卷曲的特性。纸张无虫蛀的现象,也突显出了古代的这种麻纸虫是不蛀的。这完全否定了启功关于故宫《伯远帖》用纸虫蛀不蛀的问题。真正晋朝的麻纸虫是不蛀的。而故宫《伯远帖》用纸不是晋朝的麻纸,故宫《伯远帖》用的纸张是后朝所生产的纸张,所以在作旧时就会有许多虫蛀的现象。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由于没有装裱,可以从此帖正反两面都看得非常的清楚,此帖是没有任何作旧痕迹的。而是一种自然老旧的正常现象。因为此帖是原帖原纸,所以此帖也就根本没有再作旧的必要了。
(二)、故宫《伯远帖》不但作旧,而且还进行了虫蛀的处理。为什么故宫《伯远帖》要进行作旧和虫蛀的处理呢?原因很明确,就是故宫《伯远帖》的用纸不是晋纸,用纸不到代。作旧的目的就是要掩人耳目,用假象来迷惑人,欺骗人。证据就是此帖在作旧之前清初顾复对此帖用纸外观的鉴定,和此帖在作旧之后中国科学院潘吉星正式、合法、有效,对故宫《伯远帖》纸张原料科技检测的鉴定为证。因此,故宫《伯远帖》用纸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争论的必要。启功讲故宫《伯远帖》“唯一引起争论的原因是纸质”。这完全是在狡辩加抵赖的态度。
四、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与故宫《伯远帖》用笔形制的比较
(一)、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用笔形制,为短锋有心鸡距笔所写。这种笔有心、有柱吸墨少。行笔多常见枯墨。出锋短,毛笔硬劲不易折笔,折笔处往往提起再下的现象多有发生。由于这种笔有心、有柱出锋短,因此顿笔处多有贼毫冒出。行笔时常常会出现笔画开叉的现象。在重顿的收笔处多见散锋。我们观看复出本王珣《伯远帖》所使用的用笔形制,完全与晋唐时期所使用的,短锋有心鸡距笔的笔墨特征,是完全相一致的。
(二)故宫《伯远帖》用笔形制。则是宋代无心散卓笔所写。这种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裹纸及蓄墨的笔心,吸墨多,行笔不易枯墨。出锋长,折笔处比较灵活,进而增大了实际书写范围。与复出本王珣《伯远帖》相比较,破锋、开叉、散锋现象又不为多见。顿笔处较为圆满,几乎不见贼毫冒出。由于出锋长,吸墨量增大,故而挥笔自如。我们观看故宫《伯远帖》所使用的用笔形制,分明完全与宋代时期所使用的,长锋无心散卓笔的笔墨特征,是完全相一致的。
通过对两件不同形制毛笔所留存藏品墨迹的分析,可以看出,毛笔形制的不同,必然会对所留存藏品墨迹的表现有所不同。而藏品墨迹的不同,又为藏品的鉴别提供了藏品真假断代的证据。具体表现在:
1.前人不可能会使用后人的书写材料——纸张,来进行书写创作。
2.前人不可能会使用后人的书写工具——毛笔。来进行书写创作。
五、复出本王珣《伯远帖》与故宫《伯远帖》流传与鉴别的比较
(一)、复出本王珣《伯远帖》最早出现在米芾的《书史》中,书中记载宋朝李玮曾收藏了晋贤十四帖,其中复出本王珣《伯远帖》就是晋贤十四帖中的王珣帖。米芾是根据晋贤十四帖中的王珣帖,来判定故宫《伯远帖》是件赝品的。晋贤十四帖始终在李玮处,没有任何一帖曾经进入过朝廷内府的证据。晋贤十四帖除了米芾曾见到过之外,还有当时“已足名家”的书法家苏轼“也曾前往李玮家观赏这卷晋人帖”。通过苏、米二人的观赏,证明了李玮家的晋贤十四帖是真迹无疑的。之后,曾服务于北宋王朝李玮的后人到了南宋时期。受到了南宋王朝的排挤。渐渐的家境开始败落,其后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久便自愿的选择了携带这些宝物,过早的就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去了。从那个时候起晋贤十四帖,包括复出本王珣《伯远帖》在内,就不在中国的境内了。虽然不在中国的境内,但并未离开人间。因此,我们在中国的境内之所以见不到一件真正的晋贤十四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二)、故宫《伯远帖》曾有两次正式、合法、有效的鉴定。我们先看第一次宋朝米芾对故宫《伯远帖》的鉴定:
1.鉴别真伪
“其家世学,草圣有传,今不见其草迹”。在御府所藏王珣一草一行的两件书法藏品当中,唯有草书有传是真迹,但今却不见这件草书的墨迹本流传。
2.谁作的伪
“即此真行,已足名家”。就这件赝品行书《伯远帖》而言,这是一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所写的。明确指出了这件行书《伯远帖》是赝品,不是王珣的真迹。是一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作的伪。
3.伪在何处
“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观看这位已足名家的书法家下笔的笔法,有力争变为右军父子的趋势。明确指出了伪在笔法。
4.有何证据
“而无一笔诡于正”。将赝品此帖与原作晋贤十四帖中的王珣帖对照比较后,便可看出赝品此帖中没有一笔真正是王珣本人所写的。证据就是原作晋贤十四帖中的王珣帖。
5.藏家的态度
“所谓,纵任自喜”。对于此帖是这位已足名家某人书法家所写的,这个判定结论,藏家当朝皇帝赵佶还不承认,他还在纵然任性的自我欢喜。
6.鉴者的立场
“古雅有余者也”。鉴者明确表示,依我看来,他赵佶皇帝这分明就是古朴雅致多余的表现,明确表明了自己作为鉴定者,对于鉴定这件行书《伯远帖》真与伪的立场。
我们再看另一次对故宫《伯远帖》正式、合法、有效的鉴定,是中国科学院潘吉星利用科技检测此帖用纸纸质的鉴定。为什么要进行这次的科技检测呢?这就得从回购方的回购说起,此帖回购前,回购方与郭沫若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郭沫若认为《中秋》、《伯远》二帖没有一件是真迹,因此,郭沫若拒绝从国家的文化教育经费中支付这笔费用。回购方认为此帖是满清宫廷之物,是满清散失之物,并被乾隆称为“三希”之物。郭沫若认为应以宋朝米芾的鉴定为依据。郭沫若说“只有宋朝米芾的鉴定,才是唯一正式、合法、有效的鉴定,是真是假问老米”。回购方说“老米早就不在了”。郭沫若说“老米不在问字典”。就这样郭沫若硬是坚决不出钱,双方不欢而散。后来回购方越级再次请示周总理。并向周总理打了《中秋》、《伯远》二帖百分之百是真迹的保票。郭沫若由于没有亲眼见到过晋贤十四帖的王珣帖。因此,郭沫若无法向周总理打百分之百这样的保票。在这种情况之下,周总理才决定不出国家的文化教育经费,由国家拨专款回购二帖。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回购方有人拿当年周总理同意对购回二帖的批文来说事。他们说是周总理同意回购二帖的,企图把购回赝品二帖的责任推卸给周总理。无独有偶,启功在故宫《伯远帖》专访的电视节目当中,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要不然为什么说启功对故宫《伯远帖》的鉴定,是看回购方脸色的鉴定呢。实际上,周总理同意回购《中秋》、《伯远》二帖,是同意购回真迹的二帖。并没有同意回购方拿国家的钱,人民的钱去购回赝品的二帖,二帖购回真伪的问题,是回购方负责人员及识者的事,并不是周总理的过错。周总理批文中讲的很清楚“惟须派负责人员及识者前往辨别真伪。”此次购回了赝品理应由回购方的负责人员及识者负完全的责任,不应把购回了赝品的责任强加于周总理。一味的强调是周总理同意购回二帖的,这就是将购回二帖赝品的责任强加于周总理一人来承担。好汉做事,好汉当。为什么事情办砸了就推脱,不敢承担责任呢?让周总理来为回购赝品的事情背黑锅,明明是回购方自己被打眼了,却硬说是周总理同意购回的,这样做太不地道了。
《中秋》、《伯远》二帖回购后,对于二帖的研究却让回购方为难了。对二帖的研究是越研究问题越大,越研究问题越多。在迫不得已没辙了的情况之下,暂停了对二帖的研究。先从二帖用纸的纸张入手,先确定二帖的纸张到底是不是晋代的纸张。于是回购方就聘请了中国科学院潘吉星,并授权、委托他利用科技检测纸质的方法,对于二帖用纸的纸质原料进行了科技检测。检测的结果让回购方大为失望。《中秋帖》用纸为竹纸,竹纸产生于宋代,因此,《中秋帖》不是王献之的真迹。而《伯远帖》晋代没有这种纸,《伯远帖》用纸不到代,因此,《伯远帖》也不是王珣的真迹。
通过对故宫《伯远帖》两次正式、合法、有效鉴定的分析,我们认为故宫《伯远帖》是件赝品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事实证明,法帖是不是真品一经被正式、合法、有效的判定,就具有了不可更改的性质,任何妄想改变法帖性质的人(包括乾隆)和事(立为“三希”)等等都是徒劳的。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