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书画同源的画理:举几个绘画史上的例子。
(责任编辑:wanshiqin)
南唐后主李煜,一代大词人,不仅诗词绝妙,而且精鉴赏,擅书画。北宋人陶谷在他的《清异录》中讲,“后主善书,作颤笔扭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李煜的墨竹从竹根到竹哨最细小的竹叶,为了表达出竹子的那种清刚劲挺的神韵,是以金错刀的笔法一一勾勒出来,叫做“铁钩锁”,并且自称“唯柳公权有此笔法”。 乌目山人,也就是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他谈到自己的绘画创作时说,“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好手。若出一律,则光矣”,另一位“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他总结的创作体会也说,“山水用笔须毛”。“毛”是什么?“毛”就是不“光”,就是气味古厚,就是遒劲沉郁。而“光”就是整幅画面笔墨千篇一律。由此,看来,把李煜、王翚和王原祁三家的话放在一起,比照一下,就知道他们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说,“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这是唐代张彦远在他的《绘画六法》中著名的一段话,他说,绘画是象物的造型艺术,就必须讲究形似。但是只有形似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表现出物象的神韵和气骨。但是这种表现一是需要画家借助于书法性的用笔来表现的。所以说,工于绘画的人也必须是擅于书法的人。 我们国家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美院教学一直坚持的是徐悲鸿所提倡的前苏联所“翻拍”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丢掉了我们民族自己的优秀传统 ,许多画家都把书法看成了是书法家的事情,既不太懂书画同源的道理,也缺乏书法的修养,这是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一再强调画家的书法修养,对于一个立志于中国绘画的画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建议大家抽出一定的时间,好好补上这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