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艺术评论
议《东晋王谢风流、墨迹大概只剩它了》
时间:2017-09-21 21: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议《东晋王谢风流、墨迹大概只剩它了》
 
    最近有人在媒体中发表名为《东晋王谢风流、墨迹大概只剩它了》的文章。此篇虽然漏洞百出,但仍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所以有必要予以重视,并加以纠正。举例如下:
   一、文章指出:可信的东晋文人传世书法作品,也只有《伯远帖》了,(《平复贴》算是西晋的)。当然,相信无奇不有的琉璃厂或许还可以找到其他的。
此言之意是说除了故宫《伯远帖》是真迹之外,其它的都是假的,是地摊货。其实事情恰恰相反,真正的地摊货则正是故宫《伯远帖》。早在明万历二十六年,董其昌在北京皇宫任皇长子朱常洛日讲官期间,于当年冬至这天课程完毕后,出宫闲逛长安街头。在街头旧货地摊古玩市场巧逢《伯远帖》,经与摊主讨价还价后将其买下。有董其昌跋文为证:“长安所逢墨迹,此为尤物”一语。此证明故宫《伯远帖》是来自北京长安街头的地摊旧货古玩市场,这一事实是千真万确的。此帖如是真迹,用不着摆地摊,皇宫就座落在长安街的正中央,摊主若将此帖进献于当朝皇帝,所得赏银必多于地摊售货所得。摊主还用摆地摊来谋生吗?董其昌对这一切都是心知肚明的,董其昌得帖后,于同年除夕,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内,便迅速的将帖 转手售卖于新安人吴迋。这进一步的证明了董其昌不相信此帖是真迹的事实是成立的。董其昌将此帖出售得大笔银子后,便辞去了皇长子朱常洛日讲官之职,携大笔银子弃官返乡,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疑点(一)难道董其昌不知道地摊货不是真迹,不可信吗?(二)他口口声声称“此为尤物”,何必又急于将此帖迅速出手转让。(三)放着好端端皇长子日讲官,这三品高官的俸禄不要,而弃官返乡呢?诸多疑点证明董其昌对此帖的一切评价,都是在为他坑蒙拐骗、倒卖假文物的事实所找的种种借口而已。所以文章作者会说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文章指出:“这幅字写完之后辗转流传,北宋时进入宫廷”文章作者应当清楚,此帖北宋进入宫廷,那么帖中应该有徽宗题鉴和宣和七玺。这些东西帖中为什么没有,哪里去了,应该原原本本、一五一十的向读者交代清楚。说话不能只说半截话,免得引起部分读者不必要的误会。有一点必须要讲清楚,米䒥是受朝廷之邀请,携朝廷之授权来内府,为朝廷内府所藏书画作品进行鉴定的。文章讲什么:“还经常拿出来和米䒥等书友讨论”。明确的告诉文章的作者,这不是什么讨论,这就是郑重其事的鉴定。是日后要载入史册的,要编入朝廷典籍的。文章作者将这次正式、合法、有效的鉴定,理解为随随便便、轻描淡写的讨论是不对的。
   三、文章指出:“宋朝米䒥说: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明朝顾复说:脱尽王氏习气。他们都说好,你说好不好”。
可以看出,文章作者所举出的两个例子,都是在断章取义。(一)文章作者只讲出了米䒥鉴定的上半句话,却不肯讲出该鉴定中最为关键、核心的下半句话。米䒥的原话是:“观其下笔、力变右军父子,而无一笔诡于正”。“而”连词,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文章作者只向读者介绍了米䒥鉴定的上半句话,却有意隐瞒了米䒥鉴定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的下半句话。(二)“脱尽王氏习气”。脱尽表示脱光了,一丁点也没有,赤裸裸的意思。顾复原意是说此帖赤裸裸地脱光了,并且一丁点都没有了王氏(珣)多年长期养成的写作习(惯)气。习气指多年逐渐形成的习惯和风格。没有了王氏(珣)的习气怎么能理解为他们都说好呢?
   四、文章指出此帖:后面几句是对收信人所说:“分别好像在昨天.......见一面真是太难”。
可以看出此言极无道理。帖文中明明只有王珣与伯远这两个人,文章前面讲的是伯远,而伯远又不是收信人。那么收信人到底是谁,应当跟读者讲清楚。这里明显的看出,文章作者对于帖中的发信人、收信人与王珣及伯远的关系,是糊里糊涂的。不知发信人、收信人是谁,对于帖文内容更是胡猜乱想了。文章作者对于王珣写这封信究竟要干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清楚的。
   五、文章指出:乾隆把三件珍宝放在一小屋内,不时拿出来把玩,于是把那个小屋也改名“三希堂”。
有人说乾隆非常喜欢古代书画,其实不然,乾隆喜欢的不是古代书画的艺术,而是古代书画的经济价值。在封建社会中,古代书画大多数为封建帝王、官僚、地主和资产阶级所占有。他们通常从个人爱好出发,将古代书画作为他们个人相互争强斗富的工具。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往往将假的也会说成真的。因此他们对古代书画的鉴定,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得不出科学的结论,有些作品往往会存在着许多的谬误和不实之处。乾隆立“三希”便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乾隆对《伯远帖》的评价,应当实事求是的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的认识此帖的真假,不能让乾隆的评价所迷惑。
    六、文章指出:启功写下一首诗:“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毫芒墨若新”。并说:“他把《伯远帖》拿到太阳下看,墨色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迹象。若是别人临写,总要边看边写,一笔一画地摹吧!这么顺畅,只能是真迹了。”
大家都很清楚,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一定要对症鉴定,才能确认其真与假。这就如同大夫看病。大夫看病要先找到病源的病根,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关于故宫《伯远帖》真与假根源问题到底在哪里,启功认为是摹与非摹的问题。这是启功受乾隆的影响,当初乾隆就是把此帖拿到太阳底下看,墨色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迹象后,才将吴其贞《书画记》从《四库全书》中撤出的。摹与非摹的问题乾隆早就考证过了。启功只不过是跟在乾隆考证之后,按乾隆的思路重新考证了一次而已。启功并没有对宋朝正式、合法、有效的鉴定进行任何考证,是启功没有找到此帖的真与假根源的主要原因。
   早在解放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购买此帖,说明对此帖的重视程度,周总理曾再三的叮嘱回购人员,此帖回购一定要慎重,一定要保真。并指示回购人员,回购之前要先听一听郭沫若先生的意见。回购人员找到郭沫若先生说明来意后,郭沫若讲:此帖,是真是假问老米,回购人员答:老米不在了。郭沫若讲:老米不在问字典!然而事后回购人员既没有问老米,也没有问字典,匆忙中将此帖回购, 这件事启功是一清二楚的,不去问老米,是要躲避宋朝时期老米对此帖的审查鉴定。不去问字典,是因为此帖内容讲不通、说不明,启功在电视节目中曾直言不讳地讲:“对于此帖的鉴定,历史上只有宋朝那次和本次鉴定才是正式、合法、有效的鉴定。此帖近千年来一直受宋朝那次鉴定的影响,现在是到了该为此帖正一正名分的时候了。”名分指人的名义,身份和地位。启功要为此帖正名分,这恰恰说明了此帖以前的名分不好。现在启功要将这不好的名分颠倒过来,改为好的名分。这就是启功明知道宋朝的鉴定不去考证,而对乾隆的评价颇感兴趣的原因。
   那么此帖到底是否真迹病源的病根在哪里呢?此帖是否真迹病源的病根在“仿”。“仿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拘无束。只要没有原作母本比较是很难辨别出是假帖的。“仿”不是照原作母本一笔一画的临摹,不需要与原作母本同样的字形,字与字间距、形状和位置等相同的因素。只要没有原作的母本,就会以为它是真迹。“仿”在书画作品中最有欺骗性。因为仿本拿到太阳下看,同样会出现墨色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迹象的效果。
   仿作是在没有真迹的情况之下,作伪者依据原母本对象进行想象性仿造,作假的方法是完全依靠作伪者自己的想象,凭自己的感觉,根据他平时所掌握普遍晋代书家的风格,信手书写而成。像这类的作品,拿到太阳下看,当然是墨色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迹象了。所以此帖是否真迹病源的病根在“仿”上,并不在摹与非摹的问题上。
   有些仿者的书法水平并不比原作者的书法水平低,这就给古代书画作品的辨伪带来了不确定性。有人认为字写的好的就是真迹,而字写得不好的就是伪品。像有些已足名家的仿品,他们的字有时往往比原作的字写的还好。当看到原作时就会误认为原作是假的。而伪作是真迹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作为不同时代的仿品,特别是有些后朝仿前朝的作品,也很容易暴露出作伪者所处的时代特色。如纸张、笔墨等书写工具。前朝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使用后朝的书写工具来进行创作的。从故宫《伯远帖》所用毛笔的形制上分析,这种笔是东晋时代所没有的。东晋使用的是短锋有心笔,而从此帖的墨迹分析,此帖使用的是宋中叶后的长锋无心笔。故而此帖所使用毛笔的形制不符合东晋的时代特征。
   作伪毕竟不是一种光彩的行为,所以作伪者多会隐姓埋名。所以故宫《伯远帖》中结尾就没有署名,一般正常民间来往书信,多会在结尾处有发信人的署名。好让收信人得知此信从何而来,是谁发出的。这是一般生活常识。所以作伪者只在帖尾写了个“临”字。在古代有一种迷信思想,认为一个人若做了坏事,伪造了一些假的东西,将来会受到“阴司”的谴责。所以作伪者就会故意在上面露出一点破绽,以此表示,我不是有意骗你,鉴定者如果看不出来,那是你自己糊涂,与我无涉。他以为这样作就可以避免“阴司”的谴责了。这绝对不是作伪者偶然性的失误。
   从故宫《伯远帖》中可以看出,《伯远帖》拿到太阳下看,墨色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现象。你认为它是真迹,那是你自己糊涂,与我无涉。一旦原作母本复出,你认出了此帖是伪作。作伪者会告诉你,我在帖中明明最后写了一个“临”字,这本来就是一件仿品。难道你看不出来吗?故宫《伯远帖》的作伪者,就是基于这种认识,采取仿制作伪的手段所作的一件伪作,所以“仿”品所表现出的特点,就是作品的笔墨显得自然随意无滞僵生硬之感。当你将作品拿到太阳下看时,作品的墨色理所当然的就会出现浓淡纯出自然,毫无迟疑钝滞的迹象了。“仿”本的欺骗性大于“摹”本,摹本借助放大设备肉眼是可以观看出来的,而在仿本中若无原作的母本进行比较则很难辨别清楚。
   启功就是因为他从未见到过此帖原作的母本,无任何参照物进行比较。所以才以摹与非摹的方法,将此帖认定为真迹的。辨别必须是物与物之间、帖与帖之间进行比较。一场没有对手的比赛,成绩再差他也是冠军。故宫《伯远帖》就是在没有任何辨别对象基础上的自我鉴定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