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书画讲堂
临摹:从经典中学什么
时间:2017-08-01 21:5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经典作品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画画的人只要肯用心,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入手,都能从这个宝库中收获祖先丰厚的馈赠和惊喜。

 比如,构思是创作遇到的首要难题,而前人经典早已向你展示了千变万化“经营位置”的诀窍:一佛二弟子或者再加上眷属、胁侍的尊像式构图看似简单,却是突出主题的最佳方案。遇到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题材,古代画家置陈布势的智慧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最简单是将若干小画列阵排布。也可以用界格、屏风、山水、风景为界,将若干小画组织在一幅之中,如《韩熙载夜宴图》、《西方净土经变》等。稍复杂一点可按人物关系组团,或列成一排做长卷,如《张仪潮夫妇出行图》,或分层排列,如永乐宫、青龙寺的水陆画。其中的关键在于各组人物之间的交接呼应和疏密关系,要使画面于变化中有统一和谐。或者索性打破时空,将人物情节交叉组织在同一画面之内,许多敦煌的壁画都采用这种构图。如《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中以太子饲虎为中心的环形结构;《鹿王本生》话说两头各表一枝的将视线由两头向中间的引导;大量山水画“移步换景”或散点透视……。相对于西方焦点透视的构图,中国画更具东方意象式的“动态构图”意味,在起承转合的开合、虚实、前后、主次、藏露中巧妙调度,精心传递着作品的主题和意蕴。

 比如中国画最讲究的有生命、有温度的笔墨线条。表现花朵、妇女、儿童的线条要有柔嫩的质感,用笔要细劲、流畅,如行云流水;表现山岩、苍树、武士、力士的线条则要老辣、苍劲、有力度,如高山坠石、如锥画沙;藏在人物眼角眉梢唇边的线条虽极简,却要求特别肯定细腻,要极富变化。其线条的浓淡、虚实、松紧,其墨色的润泽、枯焦、饱满、雄厚,都要求在运笔的开阖、收放、疾徐、轻重中展现。一笔下去,物形、物态、物神要尽在其中,又要笔笔有“骨力”,气韵生动。笔墨的借鉴关乎你是否仔细体悟了各种经典画法的规律,关乎你的个性、修养,胸怀,需得经年累月地浸润其中,才能得其中三昧。

 比如形象刻画,即使象有固定的“范式”,必须严格“守法”的佛教造像,历代画工也总能在“规矩”之外,将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人物形象请进神佛世界。更惶论中国画家如摄像机一般的"目视心记"的观察本领。可以将有名有姓,有案可稽人物惟妙惟肖地请进画面。于是乎一个个美如贵妇、清纯如邻家妹子的菩萨,“胡貌梵相”、清奇神异的罗汉、仙人,或是半裸,强调身体曲线,动作夸张的妩媚,或者更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温柔醇厚,婀娜典雅,庄严,慈祥,无论是重写实,还是重写意,一个个形象都真实生动,肖形又肖神,无不飞扬着灵动的精神气质!在盛行用照片p图,人物毫无灵魂神彩只剩下空洞外壳的当下,从经典作品中感受真实人物的气息、情感,体悟前辈画家的能力、胸襟和气度,恐怕是临摹的最切实的现实意义。

 比如中国画的色彩,早期有以黑红为主调的热烈;魏晋之后有青绿兴起的绚丽;唐宋之后又有以黑白灰为主,略施淡彩的水墨淡雅。在技法中有早期的平涂不求晕饰的柔和,清丽;唐之后有成熟的多种着色方法的细腻浓郁。风格上则有错彩镂金、斑斓绮丽和重黑白之逸的清水芙蓉的并重。无论哪种技法、风格,我们从中品味受益的该是中国色彩温柔敦厚又萧散冲淡的文化精神,是学习中国色彩单纯、明快,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长处。中国画色彩看似简单,随心而定,实则更难,难在简单中求丰富,艳而不俗,画面颜色要保持透、亮、雅、厚,非大手笔不可。

 通过临摹,读懂了前人的技巧,可以直接借鉴,最终必须化为已用。更重要的是读懂古人蕴含在笔墨技巧里的文心画脉,领悟中国文化之魂。有了中国文化涵养的底气和自信,在异彩纷争的国际艺坛,我们才知道自已该往哪里去。

  来源: 艺起新闻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