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书画讲堂
历史上的“中国美术学院”
时间:2017-08-01 21: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傅绍贤(温州)

 1942年,徐悲鸿从新加坡回到重庆,学生们放鞭炮迎接他来。“10月,于重庆磐溪筹办研究性质的‘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设于重庆,工作所设于磐溪。计划在阳朔之新坪及其他风景清幽之处,均设分院,以代替庙宇。”徐伯阳所著,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的《徐悲鸿年谱》257页作了记载。12月,廖静文从报纸上得知招人消息后,便去重庆“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在桂林招考图书馆员报名处,报名应试。张安治初试后徐悲鸿面试入选。从此廖静文开始了跟随徐悲鸿的传奇生涯。“中国美术学院”这个民国时期创设的国立学术研究单位也就载入了廖静文著《徐悲鸿一生》回忆录中。看过该书的人,都知道1942年12月,廖静文人生上的第一块台阶是“中国美术学院”图书管理员,最后一阶是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这是历史上用庚子赔款建立研究性质学术单位——“中国美术学院”的记载。徐悲鸿创办理念与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办学宗旨是相吻合的。中国美术方面第一个以“中国美术学院”命名的学术单位成立了。这个学院的院长是创办人徐悲鸿先生。1943年夏,高岭梅摄于四川青城山的“徐悲鸿与中国美术学院部分研究员合影”照片中有费成武、陈晓南、张倩英、孙宗慰等。

 有关徐悲鸿的行踪在《年谱》有详细记录:12月下旬赴桂林为“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招考一名女资料员。1943年7月下旬,徐悲鸿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的全体研究员赴灌县青城山写生。廖静文与徐伯阳、徐丽丽同上青城山,一起度暑假。这是“中国美术学院”早期学术活动。全体研究员赴灌县青城山写生时,徐悲鸿则在“天师洞”里单独创作,画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湘夫人》《东皇太一》《云中君》等作品。

 1946年徐悲鸿来到北平,担任北平艺专校长。重庆的“中国美术学院”既然没有了院长,短暂的生存史也就结束了。

 民国重庆“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除费成武、陈晓南、张倩英、孙宗慰外,还有冯法祀、吴作人、张安治、艾中信、宗其香等等。他们是解放后中国美术界的中坚力量。

 民国重庆“中国美术学院”是徐悲鸿在艰难抗日的岁月里,聚集、培养中国美术人才的大本营。解放后的中国美协领导都与这个学术研究所有关联。

 历史上的“中国美术学院”与今天浙江高校中国美术学院是两个不相干的学术单位。抗战时,重庆是战难中各大院校集中的地方,山区沙坪坝磐溪也成为1928年蔡元培创办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暂寄处。当时陈之佛是校长,学校在重庆沙坪坝磐溪。

 1938年,为避战火,学校西迁云南昆明。初借昆华中学、昆华小学校舍上课。1939年,学校复迁呈贡县安江村。1940年,学校迁至四川璧山,吕凤子接任校长。1942年,吕凤子因病辞职,陈之佛接任校长,学校迁至重庆沙坪坝磐溪。1946年暑假,学校师生复员回杭。1950年11月,学校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改建为杭州美术学院。1957年6月,学院从外西湖18号迁至南山路现址。1958年6月,学校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最终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至今有80多年发展历史。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