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教育 > 书画讲堂
细读张萱《捣练图》所想的----韩振刚
时间:2017-07-01 19: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细读张萱《捣练图》所想的
文/韩振刚
    唐代人物画家张萱善于表现仕女、婴儿等题材,其传世代表作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前者描绘了虢国夫人出游的场景,这两张画展现了张宣人物画的大家风范,代表着中国传统人物工笔画的辉煌成就。
大唐盛世社会稳定,经济富足,人们对体态的审美是丰盈饱满,怡然自得。张萱笔下的妇女,温和、安静、朴实、专注,尽显大唐风采。画面中的劳动场面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画面分为三个部分:捣练、络线、烫熨。画面右侧一组是捣练有4人,两人一组工作。其中正在举槌捣练的两人用眼神会心的交流着,配合默契,步调一致;被替换下的两人,一人侧背对观众正休息,一人面朝观众,拉拽整理衣衫,姿态温和典雅,红润的面庞上透露出劳动的些许强度,中间一组是络丝和缝合的场景,两个团坐的妇女身体饱满婀娜,目不斜视,安静的像两尊雕像。左侧的一组是烫熨的场景,两人将丝织品伸展,中间一人将丝织品烫平。
整幅画面布局巧妙合理,人物安排错落有致,节后严谨紧密,一脉相通,每个人物的安排都很到位。画面左右侧的一人虽然在画面的边缘,面部朝向左侧的样子,以引导观者的视线向左侧移动。右侧的第二、三人为工作状态。第四人画得精彩绝伦,他是画面中唯一一位与观者交流的人,尤其是她那只整理衣袖的手,很自然地将观者的视线引向正在络丝的一组人物。捣练、络线与烫熨三组各不相同的工作场景在画面中相互连贯。络丝一组中,正中正在缝合的妇女是画面的视觉中心,所以必须稳定结实。为了强化这个人物的稳定感,张萱把全画唯一的一把椅凳画到她那里。画面左侧正在烫染的一组人物中,最左侧伸展丝织品的一人是画面的收篇人物,因此是面朝右侧的,而另一个抻展者只能背对画面中心,但这样容易使这一组人物与中间一组脱节,为此张萱用两个小孩的动态,将两组人物巧妙地接起来。两个小孩的面孔相对,个人的视线自然构成连贯之感,那个看守炭火的孩子手持蒲扇做煽火状,蒲扇指向画面的左侧,而她的眼睛却看着画面右,从而使这组人物与右侧一组有了联系。真是“小人物”起大作用啊。作品经过张萱这一番精彩安排,变一脉相承,美不胜收了。
我们知道,色彩随类赋彩中的“类”是指所绘的物象的色彩类别特征。然而《捣练图》中的色彩,张萱却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含义,画面的色调以白色为主线,自画面右侧延续到画面左侧,贯穿始终。
《捣练图》的色彩变化有序,呼应有方。色彩与色彩之间巧妙周旋,相互关照,互相连贯。画面有安静的绿色开篇,又稳重的蓝色收篇,形成了两端稳定中间活跃的姿态。不同部位的白色相互关照,自然贴切;红色互相连贯,排列得当,加上三块蓝色的距离安排,都是整个画面显得极为和谐统一;一右一左的两条黄色披肩构成画面起与讫的照应关系;而右侧的绿色长裙和左侧的橘黄色长裙又使画面的起、讫形成对比关系,强化了画面的节奏感。三组场面的色彩各臻其妙,又相得益彰。右侧捣练工作可算是重体力劳动,张萱赋予它的色彩有红色、绿色、蓝色、赭石色和黄色,色彩明度稍深,显得稳重凝练,与任务活动的特点相吻合。这一组人物的肤色较之其他两组人物也偏深,透着点点红晕,这是强劳动之后的表现,中间一组人物干的是细活——络丝和缝合。在绿色地毯和绿色椅面的衬托下,白色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安详与宁静的状态。左侧烫熨一组的色彩清新明快,抻展的白色长纱周围立着4位穿白色衣裙、体态轻盈婀娜的妇女。而中间持熨斗者,身穿大红色长裙,与手中的炭火熨斗融会贯通。这一组最左的人物的色彩稍重,因为她是收篇人物,用深色可以照应画面的开始。
画面中的图案设计亦真亦幻、亦虚亦实。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精雕细琢,色彩斑驳,精美绝伦。在捣练一组中,4人长裙和两人上衣均绘有图案。张萱只把精细的图案放在了最右侧两人的披肩上,为的是呼应整个画面。中间一组得缝合女长裙和椅面上的图案精细缜密,设色考究,色彩斑斓。长裙上的图案色彩粉中衬绿,绿中带蓝;黄的点缀,红色勾线;椅面色彩为粉色打底,绿、蓝图案相互穿插,黄色勾线;虚实有序,轻重有别。但缝合女整体的色彩基调仍是白色,精细的图案、丰富的色彩与缝合女十分吻合。蹲着煽炭火的女孩裙子上的图案呈圆形,与圆的炭火盆、圆的团扇相协调,图案扥绿底粉花有与缝合女相呼应,将两组人物委婉相连。右侧烫熨一组,每个人物身上都绘有精细图案,这也是张萱毫不吝啬的描绘的一组图案,图案出现的部位不同,但精细程度却大同小异,各有千秋。这是全画最美丽、自然、轻松的一组。

 
纵观整幅作品,安静的画面是张萱内心世界最好的写照,高超的绘画技巧是张悬潜心专研最好的诠释,造型与色彩的精彩设计是张萱高素质、高修养的集中体现。在读张萱《捣练图》的同时,我仿佛也结识了张萱这位技艺精湛、心态平和、知识渊博、温文尔雅的工笔人物画家。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的内心难以平静安稳。所以在这样的社会心态下,绘画创作普遍暴露出喧闹与浮躁的通病。作为一个当代画家,及时有意识的调整心态就显得尤其重要。反观自己,自己对身边事物的反应有些迂缓,对时尚的领会也有些愚钝,但浮躁的通病却未能幸免,常常因此浮躁不安。每当此时,我就想想张萱,想想他的《捣练图》。当《捣练图》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清晰地展开时,我的心绪也渐渐平静下来,俗物的烦恼也渐渐远去,我也得到了一种超越的审美快感。我想,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种真切的感受正是我们今天依然景仰古典艺术的原因吧。通过抚览《捣练图》,我领略到的不仅是古人高超的技法,更多的是古人作画的那种宁静、和谐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古典艺术辉耀今天的真正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wanshiqin)
分享按钮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6 www.hwys1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人:时琴 咨询电话:15810680740 邮箱地址:2039823910@qq.com 皖ICP备16022111号-1